感冒藥 ? 鼻竇發炎 ?

Q:

醫生,您辛苦了:

有一事請教:

    小兒目前滿五個月,日前發現孩子用嘴巴呼吸,且沒有元氣,嗜睡,但食慾不錯,200cc/五小時均可喝完,但因鼻塞而帶至小兒科處就診,醫生先是讓孩子吸水蒸氣,再以器具吸出黃黃的鼻涕,並開了鼻塞和化痰的藥水以及藥粉,說是鼻竇有些發炎。孩子自從吃了這些藥之後,病情似有好轉,但仍無精神,也很能睡,逗他也沒有什麼反應,只是直直的看著你,坦白說,我很擔心他變成傻子,看起來有點像.(我兒之前非常活潑且很愛笑,有人逗他更是開心),而且大便呈稀狀,且雜夾藥味。我很擔心,但卻無法瞧出什麼端倪,試問:這些感冒日藥會讓孩子昏昏欲睡嗎?如果停止服用,是否會有改善?請問如何判斷孩子有氣喘?鼻竇發炎是否會導致以後容易罹患鼻竇炎?一連串的問題,訧有勞醫生您了,請您在百忙之中撥冗回覆!辛苦您了!

                     憂心的媽媽

A:

憂心的媽媽

  1. 不會變傻子,吃藥沒精神, 幾天應會改善。
  2. 昏昏慾睡,一般是抗組織胺的關係,停藥一天後就好了。
  3. 才五個月嬰兒,雖然嬰兒氣喘在一歲內發生,占到幼兒氣喘1/10。有時候不好立刻診斷,要回顧病史才能注意到,如過敏高危險家族史,反覆細支氣管炎,其它過敏如異位性皮膚炎,都是參考。醫生會考慮嬰兒氣喘的可能來治療,但有些觀察甚至到一歲半以上才診斷斷定氣喘,應為有些細支氣管炎嬰兒也有喘鳴聲厲害,長大一點也沒變氣喘。
  4. 鼻竇反覆發炎未治療徹底是會造成鼻竇炎,唯五個月嬰兒的鼻竇大多未發育完全。

    dryahoo.org.tw   衛教小組  葉大偉 師回答

 

   (P.S)認識鼻竇炎參考 及 兒童氣喘的發生及誘因 (葉大偉醫師提供)

認 識 鼻 竇 炎

※何謂鼻竇及其功能:

頭蓋骨及鼻腔、鼻竇之位置
 鼻竇分為四種,兩側成對,位於鼻子兩旁的是上顎竇,上方的是篩竇,前上方是額竇,後上方的蝶竇(如圖)。鼻竇內有一層薄膜,其上有一細小的纖毛,藉著它的擺動,可以把鼻竇內的分泌物,經由鼻竇在鼻腔的排泄孔排到鼻腔內;由於鼻腔終年外界接觸,而鼻竇又有排泄孔和鼻腔相連,所鼻子受到細菌感染發炎時,分泌物增加黏膜會腫脹並造成鼻塞,此時鼻竇的排泄孔被堵住無法排出鼻竇中入侵的細菌及分泌物,於是就發生了鼻竇炎。


發生的原因及長期擾人的症狀:

 鼻竇炎是感冒沒有完全治好重覆感染的結果,可以分成為急性及慢性兩種。『急性鼻竇炎』的患者,多有鼻、膿性鼻涕,和鼻樑周圍、前額、眉下等處有壓痛感,甚至發燒、頭痛、全身倦怠虛弱、眼眶周圍腫痛。『慢性鼻竇炎』多起因於急性鼻竇炎沒有完全適當的治療好,或者本身又合併有過敏性鼻炎、鼻肉、鼻中隔彎曲、肥厚性鼻炎等疾病,以致於鼻腔和鼻竇的暢通受阻礙,那麼已經被感染的鼻竇,就會因為細菌在裡面不斷繁殖而成了慢性鼻竇炎,其主要症狀為鼻塞、膿性鼻涕、鼻涕倒流到咽喉中,咳嗽或起床後頭重感、頭昏、精神不能集中、記憶力減退等。


如何治療:

 青少年人最容易罹患鼻竇炎,因為這年齡身體的發育還不完全,鼻子的不舒服又常被家長疏忽而延誤治療。所以當有以上症狀發生時,應儘快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以便做到適當治療。【急性鼻竇炎的治療原則】,一般採用藥物及局部治療,必要時施行上額竇穿刺洗滌治療,以促使鼻腔及鼻竇的通暢,三星期內會完全痊癒的。【慢性鼻竇炎的治療原則】,就必須以手術的方法來根治了,但一般都在14歲以後才手術為宜。對於過敏性鼻炎、鼻瘜肉、鼻中隔彎曲肥厚性鼻炎的患者也必需一併解決,手術效果才會好。
 實施鼻竇內視鏡式手術治療法配合篩神經麻醉,效果良好,其優點在於出血少、痛楚、手術視野清楚,手術醫師可從容不迫地進行手術,徹底取出病態組織及避免不必要的損傷。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就如同再造一個新的鼻竇,需要好好保養,手術後的三個月,新而健全的組織才會在鼻竇內長好,因此手術後仍需接受定期的局部治療,必要時配合用藥治療,直到新的組織完全長好為止,再經半年的調養才算整個治療完成,如此鼻竇炎所帶來的苦惱也會煙消雲散。


兒童氣喘的發生及誘因

何謂氣喘?

氣喘係指病人的支氣管經過某些外來的「剌激」後會收縮變窄,管壁粘膜腫脹,管內分泌物增加而阻塞支氣管。由於呼吸道的不暢通,病人會發出類似汽笛「咻咻」的喘鳴馨音,病人會咳嗽、呼吸因難、喘息以及胸部緊迫的現象。但這些外來的剌激對正常人並不會引起上述支氣管的反應,因些氣喘應是具有某種的特異體質而受外來的影響才會產生。

無法自行選擇的特異體質

據調查,三分之二氣喘病童父母之一曾有過過敏症的現象,這些過敏症可能是氣喘、過敏性鼻炎、急性蕁麻疹、過敏性消化道疾病或異位性皮膚炎。例如父親為過敏性鼻炎,小孩為氣喘,這些線索暗示著:氣喘病童的特異體質可能跟遺傳有關。最近也有人曾報告若;父母之一為過敏症,則小孩有四分之一的機會得過敏,若父母皆為過敏,則小孩得過敏的機會為二分之一。

氣喘的好發時節

至於那些「剌激」會誘發氣喘呢?這可多了,下列幾種情形最為常見:

  1. 空氣中的剌激物:如香煙要雪昔的煙味:污染空氣的煙霧,尤其是其中之臭氧、氧化硫、氧化氮等;油漆的味道;急劇變冷的氣候,尤其是乾冷的空氣會使氣管劇烈反應產生氣喘,在台灣氣喘最易發作的季節為十、十一、十二月份,這與天氣急劇地變冷有不可分的關係。
  2. 病菌的惑染:常見的是呼吸道融合病看,流行性惑冒等呼吸道的病看。另補在動物實驗方面發現注射百日咳的毒素會使小老鼠產生類似氣喘的現象;而在臨床上也可觀察到兒童感染過百日咳後較易患氣喘;還有在慢性鼻竇炎或患過麻疹的病患也較易得氣喘,上述的感染常使病童的支氣管發炎緊張而誘發氣喘。
  3. 身體情緒壓力的變化:這會使自律神經系統平衕改變而誘發氣喘,有人大笑或大哭一陣後會引發氣喘;也有人在學校開學、考試、父母吵架甚或父母離開兒童時也會誘發氣喘,原來是他的母親在台北上班,星期六回來看他,星期天晚上即北上返回工作崗位,母親一離開病童也就開始喘了,由此可見情緒壓力誘發氣喘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4. 激烈運動:這會誘發氣喘尤其在氣喘病童特別顯著。有氣喘體質的小孩在激烈運動五分鐘後支氣管會有較正常人更緊縮的現象。據我們的測量八成病童在運動後五至二分鐘之最大呼氣流速常會下降15∼20%以上,有些下降更厲害的則會有明顯的氣喘發生。
  5. 接觸到過敏原:在十五世紀時會有位叫卡丹努的醫生,觀察了患氣喘的漢彌頓大主教生活 起居四十天後,要主教移走所用的羽毛,的確是治療成功的主因。

目前的免疫學已清楚地告訴我們,過敏原與免疫球蛋白 E 與組織中的肥大細胞結合後,肥大細胞會放出很多種化學介質如組織胺(histamine)及遲緩作用過敏反應物質(slow reacting substance of anaphylaxis),而使支氣管收縮產生氣喘。

我們也知道過敏物質係兒童氣喘的一項很重大的誘因 在台灣常見的過敏原有室內灰塵、棉花、微菌、羽毛…等,其中以室內灰塵為最多。

九成以上因過敏原而起

   很多專家把上述因過敏而誘發的氣喘稱為「外因型」氣喘,而相對地把僅由其他誘因(如第1至第4項)所誘發的稱為「內因型」氣喘,若兩者皆會誘發,則稱為「混合型」氣喘。

    臨床上大人的氣喘以「內因型」為主,而小孩子的氣喘則為「混合型」或「外因型」為主,百分之九十以直的小孩氣喘可說是與過敏原有不解之緣。

在瞭解了氣喘的發生及誘因後,讓我們來看看何以它日漸威脅到我們兒童的健康呢?

為何氣喘病兒與日俱增?

在各大醫院氣喘門診常有母親會問道:「醫生,患氣喘的兒童怎麼這麼多?我們小的時候也很少聽過有這麼多兒童患氣喘病。」這些母親們的質疑確實有幾分道理。

何以發生率一直增加呢?據筆者與許多專家討論的結果,可分為下列幾點:

  1. 空氣品質不佳:尤其室內抽煙的人口增加。
  2. 生活步調的變遷:工業社會一切講究效率,無形中壓力增加,學童們做功課、考試、升學等競爭的壓力很大,父母的工作忙碌雖能給予好的物質生活,相對的精神方面的照顧較欠缺。
  3. 生活空間品質差:公寓式的生活活動空間小,加以室內擺飾多、舖地毯,而這會使室內灰塵中的主要成份大量曾加。
  4. 飲食習慣的改變:歐美飲食習慣的引進,如改吃牛奶、麵包、牛排、烤肉、漢堡,兒童的體質或許會改變而接近歐美兒童的發病率。大目前很多大人的疾病也因飲食而改變,如肉食的增加使國人一向少患的大腸癌,也逐年增加直追歐美的罹病率了。

如何給房間減過敏?

    1. 所有衣物應放在櫃子裡,不可丟在房間內,抽屜及門隨時關緊。
    2. 不要用雕刻花紋太多的家俱,簡單的設計較不易積灰塵,舊的書也是瞞最喜歡寄生繁殖之處。
    3. 不要用絨布沙發,椅子最好用塑膠的套子。
    4. 不要用地毯,可用木頭或塑膠地板。
    5. 不要放絨毛玩具在室內,玩具最好選用木製、塑膠製或金屬製的。
    6. 牆上不要掛錦旗或畫。
    7. 枕頭、墊枕選用達克龍或其他化學。
    8. 選用可洗的棉被或化學合成的毯子,不可用毛毯。
    9. 床罩選用可洗的棉布,不要用絨線的。
    10. 枕頭、墊枕選用達克龍或其他化學合成物,不要用木棉、羽毛或泡沫膠,因在潮濕地方泡沫膠易長微菌。
    11. 裝空氣調節,窗戶要緊閉,不可使用電扇。
    12. 裝置可洗的棉布或化學合成質料的遮陽板,不可使用百葉窗。
    13. 用易洗的棉製或玻璃纖維的窗簾,不要用帷幔。
    14. 在有暖氣裝置入口裝一個空氣靜電的濾網,可以減少灰塵的流動,且至少每二週需換一次濾網。

 

氣喘兒生活起居的照顧

    家中有氣喘病兒對家庭而言是一個大考驗,有些家庭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有的家庭則緊張兮兮地鬧得全家雞犬不寧。在國外常有氣喘病童的夏令營讓病童、父母甚至老師一起來參而國內卻缺乏這種活動。究竟氣喘病的父母應如何照顧病童呢?

冰冷的食物和劇烈的長跑是大多數病兒的禁忘

    家長們在門診最喜歡問的問題是:「什麼東西不可以吃?」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怎麼好回答,但有一個標準答案是「避免吃冰冷的東西」,因乾冷的空氣會使氣管劇烈反應,而十分冰冷的東西通過食道時也易影響到相鄰的氣管,因此冰冷的東西應視為禁忌。此外各種食物則端視個人的反應而異,老人家視為「冷」的食物,如西瓜、橘子、甘庶或摩登的飲料如養樂多、汽水等在少部份的病人的確會引發氣喘,但並不能以一概全,因有很多的病人吃了上述的食物不發生氣喘。

    一般小孩對某些食物是否過敏是很容易發現的,因為如果過敏,通常在吃後幾分鐘至一小時內便會發生咳嗽、氣喘,所以只要家長稍加注意即可以發現禁忌的食物。

病童能不能運動?可做那種運動?」細心的父母發現病童劇烈運動後會喘,因此整天不許小朋友蹦跳。前面我們談過連續劇烈運動五、六分鐘以上可誘發氣喘,根據這個原則,劇烈的長跑是禁止的,尤其是寒冷的天氣,沿著小山坡跑,十之八、九會氣喘。

氣喘病兒的運動守則

    至於有些書上說可以打網球,有些則說不可以如此激烈,究竟採信何者?其實打網球如果技術不好,打沒幾分鐘即需重新開球,當然就不會達到連續劇烈運動五分鐘以上,就比較無所謂。所以能否做球類運動則以個案情況而有所不同,例如打棒球是間歇性運動就可以考慮。至於一些能增加肺活量的運動如打太極拳、瑜旭術、游泳或一些較緩和的運動如健行,則較受一般醫師推薦,但是這些運動也並不是百分之百就一定不會誘發氣喘,專家建議,在做運動時最好先做二十分鐘間歇性的體操來熱身(如做五分鐘休息五分鐘),則氣管的忍受性可增強,較不易發生氣喘。

     在成長中的兒童,運動是十分動要的,因此完全禁止兒童運動是不智的,所以父母應該瞭解運動的原則,要熱身,選擇間歇性的運動,若需參加較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如踢足球、賽跑可以向你的醫師商量,在指示下服用簡單的藥物即可以合群生活,奧林匹克史上已出現幾位患氣喘的選手拿過金牌,你知道嗎?

塵瞞無所不在

  「醫師,你說我的小孩對室內灰塵會過敏,那尹該如何掃除呢?」在台灣的氣喘兒的皮膚試驗中,以室內塵即家塵過敏為最常見,約佔90% 以上。家塵的成份很多,含有瞞、貓狗毛屑、黴菌孢子或蟑螂的分泌物等等,難怪有時你也可以由醫學報導得知某種蟑螂也會誘發氣喘。

    但是家塵的成份仍是以瞞為最重要,也是被研究得最多。瞞是一種體積極小的節肢動物(約0.2∼ 0.3 毫米長),要在顯微鏡下才看得見。瞞遍佈於每個家庭的每個家庭的每個角落,尤其是有舊棉絮和地毯存在的地方,並以人類脫落的皮屑為主要食物。塵瞞的過敏原最重要的是它的糞便,其次才是其身體,而縱使是死去的瞞也可成為過敏原。由於台灣的濕度如溫度非常適合於塵瞞的繁殖,因此塵瞞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過敏原。

「 家徒四壁」可少塵埃

    人在家中常會吸入瞞類產生的過敏原。床上用品,尤其是床墊,瞞類的類量最多,因此臥室的衛生極為重要。減室內之家塵可使病人發作次數減少,因此常有些圖表會教你如何佈置一個減過敏原的臥室,其實這些原則都很簡單,如牆上不要放置不必要的東西(如掛壁毯、錦旗),不用厚絨窗簾或百葉窗方能少能惹塵埃,最好是家徒四壁才好整理。

    不舖地毯,可改用塑膠地毯。每星期換洗枕套、床單,床罩用熨飛燙過,用橡膠或合成纖維的枕頭取代一般的羽毛或鴨絨枕頭並經常擦洗。勿讓小動物進入臥室,甚或不養貓狗。也不要讓小孩把玩具能或絨布娃娃帶到床上,因這類玩具有大量瞞。要經常保持冷氣機濾網的清潔。不可在室內拍打傢俱或被褥以免家塵飛揚,應以有集塵袋式的吸塵器清理室內。另外經常在陽光下曝晒床墊、枕頭、棉被及傢俱可以殺死瞞類。

    最近的報告指出懂得環境的控制及避免過敏原,原病人氣喘發作的頻率可以減低至原來的八分之一,像這種不必受苦打針吃藥,只要用心一點去注意佈置的事情,我們只要能做何樂不為呢!

氣喘藥物

    對患有氣喘病的兒童及其父母而言,氣喘的發作是可怕的。尤其是最初發病,一家很難保持鎮定及信心,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及經驗的累積,在應付氣喘的發作應會愈來愈得心應手才對。面對小孩氣喘發作應注意下列幾點:

  1. 先保持鎮定,讓小孩以最舒服的姿勢坐好,並要他儘量緩慢而放鬆地呼吸,父母切忌大聲罵或恐嚇小孩要送他去醫院,應保持鎮定,不表露不安的神色來安撫小孩,方可使病情不加劇惡化。
  2. 依醫師平時的囑咐給小孩服藥,或是給小孩一次至兩的支氣管擴張霧劑。
  3. 給與口服藥一般得四十分鐘才見效,而給與噴霧劑則較快,大約五分鐘即可見效效果不彰,可每五分鐘一次,但最多三次,否則劑量太重會引起副作用,如經上述處理仍未見好轉,則需要就醫。
  4. 下列情形常需要就醫:如最近經常嚴重發作、最近因氣喘而院過、有過呼吸衰竭而住進加護病房、發作超過十二小時、最近服用高劑量的類固醇、五歲以下之幼兒及一歲以內的嬰兒(他們比較大兒童或大人的氣喘發作更為嚴重而且變化較快)。另外常有嚴重氣喘的病童併有胸部變形也要一出現嚴重的呼吸因難,如發紺等症狀,即應立即送醫。
  5. 送醫時,若有醫師要求父母每天為病童填寫的病情日記卡片,最好一起帶去,這樣治療的醫師可以知道小孩最近的情形及所使用的藥物,有助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