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熱痙攣的處置

熱痙攣發生的原因

   小兒發燒的同時,全身或局部的肢體產生抽搐現象,且常伴隨暫時性失去知覺,謂之熱痙攣。此種抽搐多數是單純性的,原因是部份六個月大至五歲之小兒,在有腦外的感染時,由於大腦尚未成熟(或有某缺陷),腦部受到突如其來的升高體溫刺激,有不正常的「放電」而導致肢體痙攣。通常發生在剛發燒的廿四小時內、大多只發作一次、數分鐘就會停止、短時間內會醒過來、且接著無任何麻痺或神智不清現象,所幸五歲以後就不會再有熱痙攣之發生。有少數病例症狀超出上述範圍,則可能是腦部出了毛病,後果相當嚴重,須及時治療。單純性的熱痙攣,如反覆發生,有必要檢查腦波,做進一步處置。

有熱痙攣時如何處理?

   由於單純性的突發熱痙攣罕有立即的危險,亦無神經上的後遺症,所以要保持冷靜,先將病兒平躺於安全不會滑下的床上或地面,測量體溫並以肛門塞劑先退燒、有嘔吐要將頭轉向側面並將嘔吐物排乾淨、保持氣道暢通、觀察有無咬緊牙關現象,防止舌頭受傷。注意呼吸及心跳是否正常,如抽搐在數分鐘後仍持續,必須立即送醫。

   對已醒過來的病兒,必須密切觀察有無昏睡、嘔吐不止、劇烈頭痛、頸部僵硬疼痛、持續高燒不退、手腳有麻痺跡象。(王英明)

一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