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拉肚子大多無須抗生素治療

  拉肚子多是腸炎引起。腸炎主要是病毒或細菌侵犯了大腸或小腸,但致病方式各有不同,有些是病原體釋出的毒素進入腸道而形成黏膜層異常的分泌而水瀉,有些是促進腸蠕動,有些是病原體直接侵襲腸道、破壞黏膜層。

  不過雖然是腸道「發炎」,絕大多數的腹瀉,卻無須以抗生素(俗稱消炎藥)來消炎。因為腸炎多半可自然而癒,也就是經由身體免疫系統及修補能力作用,讓發炎過程結束,病人也就會恢復健康,不必有太多的外力幫忙。對病毒感染者,抗生素沒有用,而細菌性腸炎亦不一定要以抗生素治療。例如沙門氏菌腸炎病人,只要沒有什麼毒性症狀、敗血症或合併症之發生,一般是不須使用抗生素,因為用後反而造成細菌在體內(所謂帶菌時間)留得更久。但如年齡小、有敗血症(細菌會轉至腦膜、肝臟)、腸出血、腸穿孔可能之狀況下,就有使用抗生素之必要。  

  其實在腹瀉時,醫師主要是注意病因及觀察有無不良併發症之可能、防止病人之脫水與流失電解質並加以補充,並在飲食上做一些指導,以免越來越惡化,甚至產生新陳代謝的問題,變成慢性腸炎、營養失調。家長常希望醫師開「好一點」的消炎藥,趕快可以止瀉,從醫學觀點看,其實用消炎藥並沒有什麼幫忙。(王英明)

一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