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並無所謂「感冒藥」

  感冒藥只是外行人對「可以治療各種呼吸道症狀的藥品」之總稱。因為很多人常誤把「所有呼吸道疾病」統稱為「感冒」,所以治療呼吸道各症狀的藥物,也就被誤稱為「感冒藥」了。事實上它們應該叫做「呼吸道藥物」才正確。

  這些藥並不能直接消滅致病原,而只是讓病人減輕咳嗽、鼻涕、鼻塞、噴嚏、咽喉痛、聲音沙啞等局部呼吸道症狀,或降低發燒、畏冷、頭暈、頭痛、疲倦等全身性不舒服,有時有幫助,有時沒有。

  跟呼吸道有關的藥物包括:解熱鎮痛劑、鼻血管收縮劑、抗過敏藥、支氣管擴張劑、止咳或潤喉化痰劑、抗生素、類固醇以及其他放在成藥裡的各種製劑(如咖啡因)。

  所謂「感冒成藥」,是綜合了上述內容的既成製劑,而每種廠牌的「感冒藥」成份可能有別。但製造時,多半假設病人所有症狀全都有,所以各種成份都加進去,且劑量固定(就像成衣)。由於每個人不一定每一症狀都有,因此有時會吃下一些沒必要的藥物。 

  「醫師的處方藥」,則是依個別不同症狀輕重及體質、體重而調配的,對病人可能較為適合(就像訂做的衣服)。「呼吸道藥物」不一定都對消除症狀有幫助,最後的恢復常是病人自己免疫力及身體自我修補能力的功勞,而不是藥物的關係,許多病毒感染尤其是如此。(王英明)

一線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