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時如何止咳?
小兒會咳嗽主因是:氣管或支氣管有了過多的分泌物,而藉由咳嗽,才能將這些分泌物排出去。因此咳嗽是保護人體的基本反射動作,沒有咳嗽、則分泌物排不出,對人體反而有不好的影響。
有咳嗽時,重要的是找出咳嗽的原因,予以治療,而不是一味去壓制咳嗽。咳嗽大多是病毒性支氣管炎引起,而且常在三至五天後,才由乾咳轉為有痰,此時要靠咳嗽才能把痰排出,咳嗽增多是自然現象,不是「越吃藥越咳」。支氣管炎往往有一定的病程,除非發生反覆氣喘或有繼發性感染,多半在一段時間後會自然而癒。
治咳嗽藥物成份可分為三種:化痰劑、鎮咳劑、潤喉劑。被公認有效的鎮咳劑很少,通常應該只用於初期的乾咳,或夜咳影響睡眠時,而兩歲內或有痰的人,就不該用鎮咳劑。咳嗽時咽喉部會乾痛刺激,潤喉劑可用來減低刺癢感,是否能因此止咳,仍有疑問。專家並未認可任何一種化痰藥的藥效。多喝溫水及吸入蒸氣,效果可能更好。
一般市售咳嗽成藥和咳嗽藥水,在臨床實驗上並無治療意義,吃不吃其實沒什麼差別。如咳嗽好了,絕大多數是身體免疫力的關係,並非吃咳嗽藥水的功勞,從專家眼光看,咳嗽藥水只是安慰劑。
對氣喘病兒則不可壓制「咳」,而要治療「喘」,必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及抗炎劑,才能控制病情,強力止咳反而使病拖得更久。(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