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吹冷氣、玩水、衣服穿太少、所以才會「感冒」?
現代醫學已証明,人類的呼吸道疾病,並非「被風傷到或冷到」,亦即不是「風」造成人生病,而是受了「病毒」的感染,由一個人傳染給另外一個人,而不是「風」傳給人。當病毒有機會經由飛沫進入鼻腔、或由手汙染進入眼結膜及鼻腔,不管當時氣溫是高或低,也不管受害人是穿多穿少,都一樣可形成感染。
目前醫學界雖也有部份人主張,「冷」會減少呼吸道血流而使黏膜抵抗力「降低」,但仍無法以科學方式明確證實,也未得到公認,即使真有影響,也是先要有病毒、細菌存在,才會感染,並不是「冷」就使人生病。但病毒看不見,而冷看得見,所以常歸咎於冷。
國外小孩生病較我們少,其實是乾燥、人口密度低,空氣及飲水污染較少。很多人說感冒是因「吹到風」,但從科學觀點,反而「沒吹到風」才會感冒。
不少呼吸道疾病,確實在天冷比較多,除了此時病毒活性增加外,可能是九月開學後孩子得病,又再傳給家人。天冷戶外活動減少,在密閉的室內時間增多,空氣不流通,有人身上如帶有病毒,無法散逸,就容易經空氣飛沫或手污染傳遞,而不是沒注意保暖、沒有穿衣服、吹到冷氣才造成生病。預防感冒,其實是要常洗手、少去人多之處,儘量與病人少接觸,小心處理擤鼻涕以後的面紙,同時要多洗手。(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