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肚子大大、睡覺屁股翹翹,就是有蛔蟲?
五、六十年前,醫藥常識普遍不足,很多人以古人錯誤觀察與經驗的說法為師,以致民間始終有不符合現代醫學的觀念流傳,而且世代口語相授,常見家長常說:趴睡、屁股翹、肚子鼓就是「有蛔蟲」,而要求醫師開「驅蟲藥」即為一例。
多年前衛生條件差,確實有不少小兒感染寄生蟲,其中又以得了蛔蟲症為最多,也最著名,到現在還令大眾有深刻印象,蛔蟲寄生於胃腸內而使病孩身軀消瘦、營養不良、肚皮突鼓,也是標準畫面。另外可能是腹痛而必須趴睡才較舒服,所以古人認為這種睡姿,就代表肚子裡有寄生蟲。事實上小朋友肚皮鼓鼓是很普遍的現象,由於小腸內部含有空氣,所以小兒的肚子看起來總是有「膨風、脹氣」之感,大孩子或成人就不會有此現象(小腸如有空氣就代表有嚴重問題了)。很多小兒直到三、四歲後仍躺著以奶瓶喝奶,不知不覺吸入空氣,如果纖維質吃得不夠,腸蠕動不佳,就更容易造成脹氣。
現代人衛生條件良好,除了偏遠地區或山地以外,小孩感染蛔蟲已相當少,倒是蟯蟲較為普遍。要知道腸胃有否寄生蟲,只要檢查糞便,以顯微鏡觀察蟲卵即可知道(蟯蟲檢查則須要以清晨貼布方法),十分方便簡單,不必再以趴睡、屁股翹、肚子鼓來猜測了。如要吃驅蟲藥,要先由小兒科醫師鑑定,再依不同蟲別,選擇有效藥物。(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