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為甚麼同樣是蚊子或跳蚤叮,每個人的疹子常常不太相同?
       如何知道自己被蟲子叮了?

  一般昆蟲叮咬人的時候,順便會將其毒液(本身也可以是過敏原)或一些過敏物質注入人體內,對人體可產生毒性與過敏反應。

  如是為自衛而叮人的昆蟲(如蜜蜂、虎頭蜂等),對人體的傷害常是由毒液所產生,使人體的局部組織受到傷害甚至壞死,可能還有全身性的毒性反應。如對蜂毒過敏的人,也可以產生如下所述的過敏反應。

  如是為了生存而吸血的昆蟲,如蚊子、跳蚤、小黑蚊等,那毒液的角色就較不重要,皮膚在蝨子叮咬後所出現的疹子,主要是由於對昆蟲的唾液過敏所產生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蚊子或跳蚤的唾液過敏的程度也不同,所以出現的疹子也不相同,過敏反應越厲害的,出現的疹子與臨床症狀也就越嚴重。

  因此被蟲子叮咬後,有的人可以沒有症狀,有人則只有小紅點(下圖一),有的人則出現類似蕁麻疹的疹子、紅色的丘疹(下圖二、三、四)、紅色的腫塊、水泡(下圖五)等,甚至出現紫斑、潰爛,其中過敏反應最厲害的還可產生過敏性休克。疹子持續的時間也差異很大,如毒麻疹樣的疹子可能幾分鐘或幾小時就消了,紅色的丘疹則可能要持續幾個星期才會完全消失。

  由於昆蟲大都只叮咬身體沒被衣服蓋住的地方,即病人的臉、手腳及肚子是最容易被叮的部位,如於這些地方出現會癢的疹子,首先要考慮是不是被蝨子叮了。昆蟲叮咬出來的疹子常可在疹子中央見到小水泡或小出血點。

圖一   對蟲子叮咬不敏感的人,只見到叮的地方有紅點出現而已,此為一跳蚤叮的病例。

                 f1.jpg (12554 個位元組)  圖一  

 

圖二  此也為一跳蚤叮的病例,可以見到跳蚤叮的特徵,如兩三包一起出現、疹子排列成一直線及三角形、疹子成群在內褲上緣的皮膚出現。從此病例的疹子分佈於背部,可以推測病人是在床上被叮。

                f4.jpg (14648 個位元組) 圖二

 

圖三 如見到紅疹在襪子上緣的皮膚排成一排,就可以診斷是跳蚤咬的。此病人被叮了兩次,由於穿的襪子高度不同,所以有兩排疹子。

                 f5.jpg (12550 個位元組) 圖三

 

圖四  被小黑蚊叮後,常於四肢的皮膚出現成群、劇癢的包

                f7.jpg (10688 個位元組) 圖四

 

圖五 對蟲子叮咬很敏感的人,可見到水泡,這也是一跳蚤叮的病例。

               f2.jpg (13794 個位元組) 圖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