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活性小兒麻痺注射疫苗
小兒麻痺疫苗有活性的沙賓口服疫苗和非活性的沙克注射疫苗。口服疫苗能自服用者的糞便中排出,達到社區免疫的效果,所以過去為大部份地區所採用但口服活性疫小兒麻痺苗卻有可能導致服用者出現麻痺現象。儘管發生率僅約八十萬分之一,但若該地區已無野生非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病例,則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就反而成了該避免的情況。活性小兒麻痺疫苗若給予免疫有問題的孩子,更容易發生麻痺現象。
歐美地區己有不少國家目前改採在幼兒兩個月、四個月時便用非活性的注射小兒麻痺疫苗,六個月和一歲半時才使用活性的口服小兒麻痺疫苗:甚至有些已全面改用非活性的注射小兒麻痺疫苗,而不再使用活性的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以免口服活性疫苗可能導致的麻痺現象。
台灣己符合小兒麻痺絕跡的標準,雖然目前尚使用口服小兒麻痺疫苗,但也有注射小兒麻痺疫苗可供免疫不全的病童或其家人使用,需要時可向衛生單位申請。若想避免口服疫苗小兒麻痺活性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症,也可自費非活性的小兒麻痺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