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是什麼?
一、愛滋病是什麼?
(AIDS)又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愛滋病
它是由一種叫人類免疫不全病毒所感染的,此病毒專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人體抵抗力減弱。因此,它不是一種遺傳方面的疾病。乃是後天發生的疾病,在正常時。身體對病原體及各種不同的微生物均有很好之防衛能力,但
AlDS是由於病人身體之防衛系統功能減退,這些微生物便可以經由血液及粘膜侵入人體內,而造成各種所謂伺機性感染,如肺囊蟲肺炎、巨細胞病毒感染、黴菌感染…等等。如果您的配偶或性伴侶,是愛滋病的帶原者,那就有可能感染到愛滋病,但一般人生活正常,並不會有感染愛滋病的危機。
二、愛滋病毒存在於人體的那些地方?
愛滋病毒存在於人體的體液中,如唾液、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眼淚、乳液、脊髓液羊膜水、汗液、尿液等等,目前只有精液、血液、陰道分泌液,被證實會傳染愛滋病。所以跟帶有愛滋病毒的人進行體液交換就有可能被感染,而母親是愛滋病人或帶原者也有可能使新生兒受到感染。另一般禮貌性接吻、握手等平常的接觸如學校公共場所及居家生活等接觸並沒有得到愛滋病的危險
(一)性交:
與愛滋病患或帶原者,發卡口交、肛交、陰交等方式的性行為,均可能感染愛滋病毒, 危險性最高的是從事肛交、以及擁有過多性伴侶的同性戀或雙性戀,特別是男性之間被感染約佔65%以上,異性之間性接觸之感染近年來亦有增多的趨勢,這可能跟娼妓、注射毒品等所形成的循環感染所致。
(二)血液與血液製劑:
使用患者及帶原者的血液及血液製品,均有被被感染的機會,如輸血者及血友病患者輸入凝血因子,容易被愛滋病毒感染。因此目前很多國家,對血及血液製品已做篩檢測試及處理,這種途徑將越來越少。
國內則自1988年元月開始嚴格實施血液抗體之篩檢與加熱處理。
(三)共用注射器:
共用注射器筒或針頭來注射毒品或藥品,如其中有人感染愛滋病毒,未經適當消毒,就有機會傳染給其他繼續共用的人,其他末經適當消毒的手術器械、皮膚穿刺器具,如穿耳洞和紋身針…等等都能將這種疾病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
(四)母體垂直傳染:
大約有1%的愛滋病人是由此途徑感染。 由母親→小孩,可能在懷孕第15週就開始,也有可能等到出生時經由產道傳給嬰兒或出生後進行餵母乳時才受到感染。很多感染愛滋病毒的小孩於出生後兩年內死亡,小孩子感染愛滋病毒80%是由母親來的,孕婦是帶原者或愛滋病患有50%以上的機會會傳給其小孩。
(五)其他:
如接受愛滋病患的器官移植,亦會造成感染。
三、愛滋病的臨床症狀有那些?
(一)感染愛滋病毒約2一6星期後會產生抗體血液檢驗呈陽性反應,約經過半年到五年或更久時間才發病,有些人的症狀非常經微,因而不易察覺而成為帶原者,但仍會將病毒傳染給別人。
(二)愛滋病的相關病徵:在感染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逐漸產生與愛滋病相關的病徵。如:
1.全身性淋巴腺腫大
2﹒體重減輕百分之十以上
3﹒發燒37 C以上,間歇熱或連續熱
4﹒腹瀉超過一個月以上
5﹒容易疲勞無力
6﹒夜間盜汗
7﹒鵝口瘡
8﹒持續性肺炎
9﹒腦部神經性症狀
10﹒隱球菌性腦膜炎
除了臨床症狀外,患者病史是否屬於高危險行為,也是判斷AIDS不可忽略的條件,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必須經醫師詳細作必要的檢查診斷後才能確定。
四、愛滋病與嬰兒
一位婦女若感染愛滋病,牠的胎兒將有二分之一機會感染病毒。
如果您考慮生產,又認為自己有感染愛滋病的危險(即使是數年前)應該在懷孕前接受抽血檢驗。
如果您不確定胎兒的父親是否受到感染愛滋病毒,也必須考慮接受檢查。
五、愛滋病是否有治癒或預防的方法?
AZT藥物只能延長某些愛滋病人的生命而已。到目前為止愛滋病無法治癒,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現用的
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各項危險性的行為,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達到防止接觸愛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