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流行性感冒的另類選擇

新型的抗流感藥物(Tamiflu

                                                 莊凱全醫師
            

     流感的重要性是容易在短時間內使某一族群人得到感染。也因此有「流行性」的名稱。台灣曾在一九八六年分離出一株當時是新的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此病毒在當時的台灣造成廣泛流行,筆者當時正在基層部隊服役,大部分醫官都先後發燒,出現上呼吸道症狀,阿兵哥也陸續生病,由於阿兵哥當時正在戰技體能競賽,很多人發高燒,全身虛弱,幾乎快要比不下去了。其流行之廣,至今仍令人心有餘悸。

    目前流感疫苗並不鼓勵全民都接種。以前雖有Amantadine的抗A型流感的藥物,但由於病人是否是流感不易分辨,更不容易區分是A型或B型,年輕的醫師很少使用此藥物,因此感染流感的病人,大部分都是症狀治療,有併發症再使用抗生素治療。使用Amantadine藥容易有嗜睡及中樞神經方面的副作用,也可能出現腸胃不適,有些醫師並不喜歡使用,筆者曾經收集A型流感的病人使用過Amantadine的經驗(約四十個人),藥物副作用極微,使用藥後一至二天後退燒,咳嗽、喉嚨痛、全身不適等症狀都比沒有服用Amantadine的患者明顯改善。此藥只對A型流惑有效,B型沒有用。

    台灣已有一種新型的抗流感藥物(Tamiflu)對A型、B型流感都有療效,依研究報告症狀開始四十八小時內服用,使用五天,會縮短流感病程,使患者提早二至三日回復正常活動力,減輕流感症狀的嚴重達四十%。筆者曾統計二○○二年五月間約十例B型流感,兩例A型流感病人使用Tamiflu的經驗,患者體溫在服藥後一天就恢復正常,不舒服感很快消失,效果顯著,沒什麼副作用。

     Tamiflu不只治療效果明顯,另一項效果是預防,不願意接種疫苗,或怕疫苗有副作用者,使用Tamiflu預防A型或B型流感是另類選擇。一項十三歲以上民眾預防流感的研究,讓受試者每天吃一顆,連續七天,可有效預防家中感染到流感達八十四%,有效預防個人有症狀的流感達八十九%。副作用極微。最重要的是,如果不幸感染到流感,在症狀出現四十八小時內,服用Tamiflu,不只症狀減輕,且不會干擾抗體的產生,也就是本身有抗體後,就不怕同一種病毒株的感染了。

    在台灣建議高危險群在十月一日開始注射流感疫苗,一般接種二週後,才會有抗體(有保護力)也就是剛好在流行期(十一月中開始大流行)有保護力。但疫苗對已感染者或已接觸到流感患者已經緩不濟急,此時只有服用此新型抗流感藥物(Tamiflu)才有用。若已進入流行期,才接種疫苗,則可考慮於接種後服用二週的Tamiflu,以確保預防的效果。依據以往流感流行的趨勢,大約十年會有一次較大的流行,而流行的病毒株,大都起源於大陸,不過由於香港大肆消滅禽流感已造成流行趨勢的變動,台灣已有十五年沒有大規模流感流行,何時會大流行,不知道,但當流感疫苗和所流行的病毒株不同時,注射疫苗就沒有效了,此時要預防流感,使用可同時對抗A型和B型流感的藥物,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本文作者為嘉義市小兒科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