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名台灣女性就有一人曾受泌尿道感染之苦
不但復發率高達 8成,復發超過 5次者更達 3成以上。
台灣婦女健康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每三名台灣女性就有一人曾受泌尿道感染之苦,其中忙碌、壓力大的中高主管感染率更超過 6成,遠比其他族群高。
男性尿道長 17公分,但女性卻只有 4公分,因此,幾乎每個女人一生中都曾有過泌尿道感染的經驗,但女性對於泌尿道感染關心度低,認知不足,常常感染了而不自知。
同時,泌尿道感染患者人數更有成長及年輕化的趨勢,不但復發率高達 8成,復發超過 5次者更達 3成以上。
台灣女性至少有 3項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身陷於泌尿道感染高風險,其中以性行為前後喝水不足最高,占 81%,其次為少喝水、憋尿各占 57%、 55%,原因都是尿液積存在膀胱過久,大腸桿菌會大量繁殖,嚴重可能會造成急性膀胱炎及血尿。
台灣婦女健康學會 201203月調查一千名二十到六十五歲女性,約三分之一曾泌尿道感染,其中逾半有排尿灼熱感等症狀;感染原因前三名為性行為前後喝水少、水分補充少、憋尿。
「女性如廁所需空間、時間都比男性更不便,長期憋尿的「憋女族」越來越多,建議每天應攝取兩千到兩千五百c.c.水分,每天正常排尿約五到八次,若皆低於標準,就是泌尿道感染高危險群。
女性尿道僅四公分,長度約是男性的四分之一,若小便後衛生紙沒由尿道往肛門方向擦,容易將肛門細菌帶到尿道;另建議女性性行為前先補充兩百到三百c.c.水分,幫助事後排尿,避免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早期症狀包含:小便灼熱或刺痛感、頻尿、小便後仍有殘尿感、濁尿或發出惡臭,甚至血尿等。延誤就醫,感染症狀將從泌尿道下段,如尿道、膀胱與輸尿管向上蔓延到腎臟,可能因而發炎腫脹而造成腰痛,伴隨發燒、惡心等症狀。
預防泌尿道感染,維持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外,每天飲用約 300㏄蔓越莓汁也可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減少重複感染發生,達到預防功效。
蔓越莓、草莓和葡萄富含花青素,多攝取可阻隔細菌黏附在尿道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宜吃水果或喝不加糖原汁,減輕身體負擔。
女性穿緊身褲裙易因悶熱潮濕,提高泌尿道感染機率,洗澡後應擦乾會陰部。
女性平常要多喝水,不要憋尿,一天至少尿個 5至 6次,尤其是性行為之前,最好提早 1至 2小時就喝上 200至 300CC的開水,平時勤保健、重衛生,遠離泌尿道發炎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