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水療「沖擊」造成的傷害
 
                  許文德

邇來連續傳出數起民眾因水療(SPA)不慎受傷的意外,其中嚴重的還導致婦女顱內出血,讓人不得不注意水療的安全問題。水療起源於羅馬時代,SPA這個字是拉丁文Solus(健康)por(經由)aqua(水)的縮寫,意謂「經由水獲得健康」,醫學上水療的功能,不外利用水的浮力減輕體重的負荷,讓肌肉關節鬆弛,減輕關節炎、肌肉肌腱炎的症狀;藉水的阻力,鍛鍊肌肉骨骼,強化結締組織的力量;利用水中的礦物質成份治療皮膚病、鬆弛緊張的情緒;以及靠水溫及水壓的變化,促進血液及淋巴液的流動,活絡循環系統,對人體而言具有廣泛的作用,但享受SPA的同時也應對水療的風險有所瞭解,才不致樂極生悲。

現代化的水療設施包括三溫暖、藥浴、烤箱、蒸汽浴、漩渦按摩及日前一再造成使用者意外傷害的「水柱沖擊」,「水柱沖擊」是利用高壓水柱從高處沖擊身體,具有類似按摩的效果,既能紓解肌肉緊張及痠痛,又能消除疲勞,向來是水療族的最愛,但因水柱向身體施加的壓力極大,使用者若稍有疏忽,就會受到傷害。這傷害跟人體的構造有關,一般體表能承受的壓力為每平方公分零點七至零點八公斤,若水柱的力道超過這個限度或沖擊的時間過久,就會造成肌肉、肌腱、血管、內臟或小關節的傷害,因此水柱沖擊時務必要從壓力較低的水柱開始適應,並且要由強力水柱的稍遠處逐步接近水柱源頭,然後停留在最舒適又不覺得疼痛的安全距離,而每次沖擊的時間約維持在十至十五分鐘之間,才能對人體產生應有的按摩療效,又不致造成後遺症。

除了水柱沖擊的強度跟時間之外,還要注意沖擊的部位,由於人體各部位承受的壓力不盡相同,如背部或腿部等有大片厚重肌肉覆蓋的地方,一般而言都能承受較大的沖擊力量,但其他部位就未必忍受得了同樣強度的沖擊,不僅沖擊當時疼痛難忍,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萬萬要避免水柱直接沖擊頭頸部、眼睛、前胸、下腹部及生殖器等脆弱且敏感的部位,以免造成顱內血管破裂出血、頸椎位移、眼球受傷、胸腹腔內器官破裂出血或睪丸血腫等傷害,至於有高血壓、心臟病、肺部疾病或皮膚病者,原則上雖可以享受水療的樂趣,但應盡量避免接受水柱沖擊,而無論健康狀況的好壞,任何人在從事水療之前,都要徹底做暖身運動,以緩慢而全面性的伸展拉筋運動來啟動身體的機能,才能享受水療帶來的好處並避免運動傷害。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 理事         台灣 更年期醫學會 理事  

嘉義市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常務理事    許文德婦產科診所 院長       

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       嘉義市公民大學   兼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