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醫生說 你的小孩有喘鳴聲

   王英明 醫師

    入冬後咳嗽的小朋友明顯地增加了,有些人併有發燒,有些人半夜咳得不好睡,也有些人甚至咳到被老師叫回家,以免吵到大家上課。如果沒發燒,咳得不厲害 ,當然可以先觀察兩三天,或是吃點成藥、咳嗽樂水(雖然在醫學上絕大多數都是效果未被確認的「安慰劑」);不過如咳嗽干擾了睡眠、影響食慾、痰聲很重、或有發燒現象 ,最好還是找小兒科或家庭醫師仔細聽診胸部。必要時就須對症服藥。而咳嗽超過兩週,一定不能再放著不管,因為已不是單純的小感冒或輕度的支氣管炎,而要考慮有否細菌繼發感染、異物、鼻竇炎及最常見的氣喘病了。

    有很多咳嗽病人,檢查時常在胸部可聽到咻咻的喘鳴聲,尤其用力吸氣再用力吐氣時,就會出現。有喘鳴聲代表氣管水腫 、收縮及分泌物增多,空氣呼出去時,像是通過窄巷或門縫,就發出尖銳的咻咻聲。這樣的病人,外表不見得有不舒服或呼吸困難,不過一定是支氣管有發炎才會如此,咳嗽就是反映這些發炎的生理現象。當醫師說小朋友胸部聽起來有喘鳴時。家長們首先要警覺的是:這已不是普通感冒了,因此一定要小心處理。固然這些病兒有可能只是特發於兩歲內幼兒的毛細支氣管炎也有可能是一些病毒感染造成的支氣管炎,一過了五、六歲就不再出現;但也很可能是支氣管性氣喘,或許還會終身隨時發作。如果咳嗽帶喘鳴有三四次以上,本身又常流鼻水不易痊癒或曾被診斷皮膚有濕疹,家長也有、過敏病史,則氣喘病的可能性滿大的。對道樣的小朋友,要注意約有:

  1. 一有咳嗽就要儘快帶給醫師檢查 看看是否又有喘嗚聲,不可以當作是感冒而想再拖幾天。不少民眾都認為咳嗽對的。治氣喘越早用藥效果越好,有太多氣喘病人常被誤當做感冒,因而使用只是感冒,洗洗喉嚨就可以了,這是不不該用的止咳藥、或疏忽了治療。由於大部分氣喘病人都只是咳嗽而已,很少會喘,會喘得難過或從外表看來有「喘」,以致容易忽略
  2. 每次治療都 要服藥(或用吸入式藥物)一直到醫師說可以停藥才停藥,至少要檢查完全聽不到喘鳴聲為止。很多人都是咳嗽好一點就自作主張停藥,也未再追蹤檢查,而事實上支氣管的炎性,反應此時仍未消失,治療不徹底就可能造成氣管或肺功能受損,也可能使氣喘一再發作
  3. 要有耐心與醫師合作,不要怕用藥。氣喘兒或有喘鳴的小兒,反反覆覆咳嗽或好了兩天 很快又再有症狀,是非常普遍的事,因此不必洩氣,也不要灰心或遷怒,更不要以為「氣喘長大了自己會好」而 沒能積極治療,結果留下日後不易痊癒的遠因。因之應好好聽從醫師指示用藥,如此雖不能很快「斷根」,起碼可將病情控制好,減少氣管的破壞,才有機會痊癒同時勿道聽塗說,該長期服藥就要服藥,只要遵照醫囑,一般氣喘藥的副作用都相當低,很多人聽到用類固醇就抗拒,是錯誤的態度。
  4. 如確定是氣喘病,最好作記錄,包括每次發作前曾碰到什麼過敏原或空氣汙染、.多久發作一次、每次要多久才獲得控制。對可能的引發因素應盡量避免接觸(例如二手菸)。另外也該.準備一支「最大呼氣流量測定表」,每天自我檢查氣道的阻塞程度,以提早使用藥物。
  5. 常常反覆有喘鳴的病兒,應考慮一段時間每天持續使用吸入性類固醇、預防性藥物 ,或口服長效性支氣管擴張劑,另外也可試用兩三個月的減輕過敏反應抗組織胺,來減少發作的機會。

    咳嗽且有喘鳴的痛兒相當多,雖然也有相當比例的人,過了六歲很少再如此。但很可惜的是有些氣喘兒童並未被及時診斷或受到良好照顧,以致青年期甚至成人後仍時時氣喘纏身。家長們最好多留意自已小兒的咳嗽問題,及時請小兒科或家庭醫師診療,保障孩子的終身健康。

(作者亦為小兒科專科醫師、王英明內兒科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