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營養與固體食物的添加
馬偕醫院 小兒胃腸科主任 李宏昌 醫師
一、嬰幼兒添加營養食品的基本概念
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學者們都建議:對足月生產正常發育的嬰兒而言,一般在4個月內,無需添加其他營養食品。
二、主食與副食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為主要營養來源,其他一切營養(含維生素、礦物質等)即為副食或添加食品。當嬰兒逐漸長大,漸漸以半流動或固體食物為主要營奄來源,迄時候母孔和配方奶反而成為副食。在二者之間有灰色地帶,其變化是漸進的。
三、母乳、嬰兒配方、較大嬰兒配方、成長配方及其他奶類食品
嬰兒前數個月,以母乳為最佳營養來源,是無庸置疑的」無法哺育人奶的新生兒,唯一的替代品是嬰兒配方,也是小兒科醫師與營養學者們的共識。較大的嬰兒時(6~12個月)是否一定要改食所謂的較大嬰兒配方或成長配方?答案是否定的(雖然並不反對l。至於其他非嬰兒配方的奶類食品,是不能當嬰兒主食的,但可以在較大嬰兒階段,做為營養添加品。
四、奶類以外之嬰幼兒食品的添加
A)何時開始?
添加時機有3個考量,可擇一而行。
2、當嬰兒體重為出生體重二倍時
3、當嬰兒出生4一6個月以上
一般而言,嬰兒在4一6個月時,每天攝取的奶量約為1000c.c.,體重也增為出生時之2倍,因此正常嬰兒的這
3個時機是一致的。以營養學的立場來看,一個正常的足產嬰兒,如果食量正常,在4個月以前,無論是餵食母乳或餵食嬰兒配方,均可提供完整營養而讓嬰兒順利成長。而主持消化大計的胰臟,在4一6個月大才慢慢成熟,因此含澱粉、蛋白質、動物性脂肪較多的食物,以4一6個月之後,再逐漸加入為宜。
B)選擇原則
1﹒固體?液體?
嬰兒在4個月以前會有一種反射動作,即將固形物以舌頭頂出(extrusion refled),所以在這之前,以湯匙餵食果泥等固體或半固體食物,是不適當的。
2.能量足夠、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是永遠不變的原則。
1OO0C.C.嬰兒配方奶水提供的營養與嬰兒成長所需之關係如下頁圖表。
由該表提供了初步概念:即當我們要幫嬰兒開始添加副食品時,以能提供能量的澱粉(而非蛋白質)為主。
穀類食品是適當的添加物,其中又以米食為優先。
稻米在穀類食品中是最少引起過敏的。嬰兒之胃腸在尚未成熟之前,很容易因吃下某些異類蛋白而造成過敏,因此,在4一6個月後,可以酌量(但不需過多)給予 肉類或蛋黃(含較少「過敏原」,但是蛋白則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不宜太早餵食。至於脂肪,現代的成年人,怕得高血壓、怕得心臟病,因此都會注意,盡量吃低脂、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食品,但如因此提早給嬰兒吃低脂或低膽固醇食品,是不正確的;因為脂肪也是重要的營養來源,而且二歲以內嬰幼兒,腦部發育需要足夠的「必需脂肪酸」與「膽固醇」,因此不應限制。
很多人在嬰兒初期就餵予嬰兒果汁,尤其是柳丁、橘子汁。但根據研究,柑橘類是較易引起過敏的,對有過敏體質的嬰兒,應延後給予。
年齡(月) | 2 ~ 3 | 3 ~ 4 | 4 ~ 5 | 9 ~12 |
體重(公斤) | 5 | 6 | 7 | 9~10 |
加鐵嬰兒配方 奶量(C.C.)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能量(Kcal) %RDA需求 |
667 133 |
667 111 |
667 95 |
667 74 |
蛋白質(g) g/Kg %RDA需求 |
15 3.0 136 |
15 2.5 114 |
15 2.1 97 |
15 1.7 104 |
維生素 %RDA需求 |
≧100 |
≧100 |
≧ 100 |
> 100 |
礦物質 %RDA需求 |
≧100 |
≧100 |
≧ 100 |
> 100 |
(參考文獻:Lifshitz F ed.;Children's Nutrition,1991)
(RDA:美國營養學會建議之每日飲食需求量)
須注意,上表所列對各種營養的提供量,是以每天「加鐵嬰兒配方」奶量達10OOc.c.為標準。如果每天攝取量沒到達標準,則應另外計算。
無論給予任何奶外營養品,都應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不應同時添加多種新的食物。
另外,在很多不同地區的研究,二歲大嬰兒,實際上最欠缺的營養為:鐵、鈣、鋅及葉酸(folic acid),值得大家參考。
l歲以後,當固體食物逐漸變成主食時,「什麼時候可以斷奶?」是很多父母所關心的。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斷奶瓶」,而非「斷奶」。
一般而言,9一12個月大的寶寶,每天至少應攝取母乳或嬰兒配方500 C.C.之奶量,才能達到每天鈣質的最低需求量。至於想要改吃一般成人食用的奶粉或鮮奶,建議在一周歲以後,至少在9個月之後為宜。
幼兒期以後的營養供給原則(參考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