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感冒迷思 

 

                        文•王英明(家醫科 小兒科專科醫師)

 

入冬或秋冬之際,談到天氣,媒體或氣象單位一定會叮嚀大家:「最近溫差大,請注意保暖,以免受涼感冒。」

 

感冒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疾病了。不過,「昨晚淋了一陣雨,今天就開始流鼻水」、「週日去郊遊,海邊風太大,大家都感冒了」聽來似乎理所當然;而我們也知道,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問題來了:究竟是「冷風」讓人生病,還是「病毒」讓人生病?

 

都是「冷風」惹禍?

 

習慣上稱為「傷風」的感冒,英文叫common cold,意思都是與cold(冷)有關,可見這傳統觀念,古今中外都一樣,更是經驗累積的結果,但事實上並不正確。

 

在生活中,常人碰到未充分保暖、吹風、淋雨、冷氣太強等等的機會很多,事後如沒怎麼樣,大部分人就忘掉這些,也不會去回想:為什麼我受寒卻沒感冒?而如果剛好有感染而出現症狀,在先入為主的觀念下,就會與事前的「受風寒」聯想了。真正的情況是:感冒者擤鼻涕後沒洗手,病毒沾粘在所觸摸的電話筒、電腦、電梯按鈕上,他人的手受了汙染,再不經意的觸摸鼻子,就會把病毒帶入鼻腔,如果沒有針對這一型病毒的抗體,其後就發病了,例如:打噴嚏、流鼻水、咽部癢感。

 

在打噴嚏或咳嗽時,感冒者將病毒顆粒飛沫噴灑到空氣中,讓附近的人吸進鼻腔,更是常見的另一個狀況。像這樣的病毒感染過程,根本不知不覺,但病人卻很快聯想到,前天下班時淋了雨「應該」就是原因。這也難怪-病毒是看不見的,想到的都是「受風寒」的過程。

 

其次,感冒剛開始發作,病人往往會有怕冷、打噴嚏等現象,此時對周遭環境的溫度,會更加敏感。平常沒生病時,天熱覺得公車的冷氣很舒適,現在發病了,一點點的冷也很難過。當回家後認定已感冒後,很容易想到就是公車冷氣太強才生病,但其實這時候覺得「冷」,已經是生病後的結果,而不是生病的原因。

 

類似如此,數百年來的生活經驗,導致一般人都會認為,感冒都是受涼、沒蓋好被、衣服少穿一件、淋雨、洗澡洗頭沒擦乾、門窗沒關密的結果。

 

「寒冬冷空氣」就會使人容易因「受寒」而生病,看來理所當然,事實上主因是冷天大家留在室內,病毒在密閉空間容易散播。而所謂「換季」,天氣忽冷忽熱,可能是這樣的環境與溫度,恰好比較適合病毒的生存與散播,人類喜歡不太冷不太熱的氣候,病毒同樣在此時也特別活躍。而每年秋天開學時,天氣冷熱多變,但其實也是學生恢復團體生活,增加互相傳染的機會,所以病號也就多了。

 

什麼才是預防感冒的正確方法

 

免疫力好不好,也沒有我們所想那麼有關連。體壯如牛、看來活力十足的體育健將,如有機會碰到某一型病毒、而他恰好沒有這型的抗體,還是有可能被感染,只是恢復或許比別人快,病程比較短。

 

如果「冷」會使人容易致病,則聚集體質已變差的病人的急診室、開刀房、加護病房、產房、病房,即使在夏天,也不能開冷氣,並通通只能裝暖氣了。

 

不吹風,就不會感冒嗎?

 

錯了,感冒不是「吹到風」造成的,反而是「沒吹風」的關係。窗戶關太緊、空氣不流通,則病毒不能散逸,就更容易感染他人。

 

寒冬下的保暖,對防範呼吸道過敏可能有幫助,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為重要,但對預防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好處是很少的。正確的預防感冒方法是:多洗手以減少病毒汙染雙手的機會、不要隨手觸摸眼睛或鼻子、不要待在密閉空間太久、窗戶要通風良好、不要與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正面近距離接觸,必要時要戴口罩。

 

 

小百科:有趣的研究──感冒

 

20世紀以前,一般都認為感冒是因「冷到」或受「風寒」的關係。但18世紀發明避雷針的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約在1750年已注意到,水手經常穿濕淋淋的衣服卻健康沒事,群聚、在封閉空間的人,雖穿厚衣物,反倒有接連感冒的現象。所以他認為,感冒是經由旁人而來,與有無保暖沒有關係。

 

雖然病毒這個比細菌更小的微生物,要到1892年才被第一次發現,但富蘭克林的先知卓見,證明是正確的!有趣的是,已進入網際網路普遍、資訊傳遞快速的21世紀,卻還有不少人對感冒的觀念,仍然停留在上(19)世紀,以為感冒是「被風吹到」。富蘭克林地下有知,會不會覺得好笑呢?

 

近代的科學家,已透過多次精密的實驗,證明感冒是病毒進入呼吸道所造成的病變,光是「受寒」,如果沒有病毒,是不會造成感冒的。「風」本身不會致病。病毒是存在於原來病人的呼吸道,尤其鼻腔內,經由鼻涕、噴嚏或是咳嗽,傳播到附近一個人身上才會生病。這也就是250多年前富蘭克林所說的:感冒不是「風傳給人」,而是「人傳給人」。

 

但如果周遭的人帶有病毒,碰到天氣乾冷,是否比較容易受感染而生病?許多實驗否定了此假設;著名的英國薩里思伯萊(Salisbury)研究,是將體質類似的健康成人,分為兩組,先逐一抽血做各種血液、免疫細胞、抗體檢查,第二步驟是,把A組人員置身暖房,B組置身冰庫,再以同一感冒病毒直接灌注到每一人的鼻腔內,然後觀察其後數日內產生感冒症狀的比例,並再度做血液、免疫細胞抗體的檢查,以排除過敏及其他疾病。過敏的症狀與感冒有時難以分別,有的人以為自己有感冒,其實只是過敏而已,此時就必須靠血液檢查的客觀鑑定。

 

此研究最後發現,不論在32度高溫或零下5度的環境,兩組人員得到感冒的機率是一樣的。阿拉斯加或加拿大人的感冒次數並不比住泰國的人多。得感冒的條件是必須要先有病毒的存在,研究指出,冷環境並不致於使人較容易得感冒。所以「受涼」、「冷到」,都是錯誤的講法。

 

不過醫學界也有一種理論,認為太冷會使呼吸道黏膜的血流量少,影響到局部的免疫力或蛋白質,因而容易得感冒。但這方面的研究尚少,也不是主流科學界的看法。無論如何,直接條件還是要先有病毒存在,沒有病毒就不會感冒,再冷也不會。南極探險隊員雖然冷,但空氣中沒有病毒,可能要有外界人士來訪,把病毒帶進來,才會有人感冒。魯賓遜漂流荒島時,沒有避寒衣物,可能會凍傷、凍死,但不會感冒,因為沒有人傳染給他。

 

 (本文刊載過消基會 消費者報導雜誌1032月號65頁, 作者同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