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得了流感?

              王英明  醫師

近來很多人在門診看病時,都會問醫師:「我是不是得了流行感冒?」,這顯然是受媒體報導「今後十天流行感冒將進入流行期」的影響。

「流感」(「流行感冒」的另一個比較不致使你定義混淆的病名),必備診斷條件就是:發燒(多在三天以上)、咳嗽、虛脫。真正要診斷,其實必須做病毒培養,不過臨床上不可能如此,所以流行病學如有証實,此時對類似症狀的人(特別是平日已不太有發燒機會的大孩子及成人),大約都可暫臆斷是流感。

由於流感比感冒傳染率高,常會造成大規模流行,很多人必須請假,老人家因併發症而住院甚至死亡者,比例不少,對整體社會造成很大影響,所以才引起注意。不過不要以為報上說,流感將進入流行期,就懷疑自己也是這種病。

    呼吸道感染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但沒有一種是完整或理想的。不過我們仍能簡單猜測大約用什麼病名。下面舉幾個例子:

例一
       病人平常沒有鼻子過敏問題,但突然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喉嚨乾癢而檢查咽部沒特別發現,有點咳,沒發燒,精神也不錯,三、四天左右鼻水變黃濃色,所有問題七至十天後都消失了。這樣的狀況才是醫學上所稱的「感冒」。如是兩歲內幼兒,則可能會有一兩天的發燒。

例二
        病人開始症狀像例一,但越來越咳,後來也出現痰聲,不過始終沒有發燒,也沒多大不舒服,檢查咽部也沒什麼特別發現(雖然病人可能會抱怨喉嚨很痛,其實是受咳嗽動作的影響),有些人可聽見喘鳴聲。咳嗽在兩三禮拜後,終於好轉。這樣的病人,大略可以說是罹患了「支氣管炎」。感冒是喉嚨(咽)以上的問題,以鼻水為主。如果咳且聽診有痰聲,表示已侵犯了咽部以下的支氣管,就不是感冒了。

例三
        病人開始症狀像例二,不過很快就開始高燒,全身疲倦痠痛,鼻涕、咳嗽越來越厲害,不得不請假。而發燒持續了三、四天才退,這中間怎麼吃退燒藥都沒用。這樣的病人依最重要的變化可診斷是支氣管炎,不過卻不能涵蓋所有器官的變化,診斷為「類流感」較為恰當。如是在流感盛行期(
12月至3月),可直接診斷為「流感」,此時常可見病人周遭的人也有相同症狀(高燒、咳嗽)。

例四
        病人主訴喉嚨非常痛,有突如其來的高燒,但沒咳嗽、鼻水或結膜炎,檢查咽部確實看到局部充血明顯、化膿(或有水皰、潰瘍)。這樣病人應是「急性咽炎」(或扁桃腺炎),而非感冒,如果同時有鼻水症狀則可診斷為「鼻咽炎」。

這些例子,自然無法囊括所有常見呼吸道感染。總之,感冒是很輕微的呼吸道感染,終年都可看到,雖然冬天較多,但不致構成醫學所謂的流行。流感則是平常罕有,特定時間(譬如冬天)才會出現一大堆病人。最重要的是,你沒有發燒兩三天,就跟流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