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面 對 流 感
王英明
最近如果您自己或您的孩子突發高燒、鼻水多、咳嗽很嚴重、全身倦怠,可能就是罹患了冬天常有的流感。如何面對這種惱人的疾病,在此給您一些建議:
1、應該找固定的家庭醫師或內兒科醫師診療。
由於流感的症狀當是全身性,病毒侵犯的範圍不只是上呼吸道,反而常以下呼吸道為主,且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此時內兒科或家庭醫師比較能夠為病人做整體的照顧,而由固定的醫師治療,才能完整追蹤全部病程,及時偵測到可能的併發症加以處理。醫師換來換去,有時因不很了解前後變化,而會有疏失。
2、不要太過焦慮於發燒的變化。
流感的最大特徵就是不管大人小孩,都會高燒好幾天,無論用什麼藥,都不能改變其過程,這並非醫師能力太差、或沒有用比較好的藥,而是本來就會如此,只要時候到了就會遇。其實發燒除了使病人不舒服外,對人體並不會有任何傷害,基本上是身體免疫系統的一種自然運作。因此沒有必要驚惶萬分,每燒一次就看一次醫師,天天求診、更換醫師、企求有什麼快速方法退燒。過度焦慮、惱怒的結果,往往與醫師造成誤會或糾紛,有時也因此「逼醫師」使用許多不必要的治療或抗生素,反而可能對身體有不良影響。
3、留意併發症的發生。
流感另一個重要症狀 是咳嗽很明顯,尤其是A型。由於病人多有支氣管發炎變化,因此咳得很嚴重實在不足為奇,這也是一定的自然過程,不是醫師沒能診斷或未盡力。但有些人會有喘鳴或哮吼的變化,有些人產生原發或繼發性的肺炎,甚至導致心肺衰竭,或原來的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更形惡化,心肌發炎也是可怕的併發症之一。所以要注意高燒是否超過了五、六天以上、是否耳悶脹痛、咳嗽是否一禮拜後越來越嚴重或造成氣促、心跳不規則或太快或太慢,病人是否看來很虛脫、一直昏睡。隨時與您的內兒科或家庭醫師保持聯繫,他(她)會注意病人全身性的種種變化,而施以必要的治療或轉診。
4、避免使用阿斯匹靈退燒。
雖然阿斯匹靈與雷氏症的關係仍有不少爭議,但在流感時絕對要避免使用阿斯匹靈退燒,已是醫界一致的共識,特別在青少年以下年齡層。家長在為孩子使用退燒藥(包括肛門栓劑)前,宜先了解是否含有阿斯匹靈成分。其實在流感過程中,無論使用何種退燒藥,多半是「蚊子叮牛角」,不太有用,即使暫時稍退,也很快又故態復萌。因此也不須太過積極退燒,與其整天一直把焦點放在體溫變化上,不如好好注意有無併發症。全身性一般變化,比「燒幾度、燒幾次、燒幾小時、吃退燒藥有沒有效」,要來得更重要。體溫一天量兩三次就夠了。
5、預防將流感傳染給周遭他人
流感的另一特徵是傳染率很高,旁人受感染後兩三天就會發病而有高燒。因此發燒病人應請假在家休息,在咳嗽或打噴嚏時要自掩口鼻,並妥善處理擦過鼻涕的面紙、手帕。病人或旁人都要勤洗手,有時手上沾到病毒可能觸及鼻子造成感染。一般人在流行期最好儘量減少去人多的密閉空間,體弱者不妨每次返家後以鹽水漱口,萬一接觸病人且開始有發作趨勢,可由家庭醫師指導試服抗病毒藥物,說不定可減緩症狀。至於常被列為圭皋的「多穿衣服、注意保暖」,事實上是缺乏醫學根據的,如體內沒有該型病毒的抗體,有病人在近距離打噴嚏而飛沫傳入您鼻腔,即使當時穿十件厚毛衣,還是可能免不了要病一場。無論感冒或流感,都是病毒由一個人經空氣或手傳到另外一個人,並非冷空氣或寒風侵入體內。有此正確觀念,才不致於只曾藉多穿衣服來預防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