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婦女很注意定期乳房檢查,包括乳房超音波以及X光檢查等,
但國內婦女卻忽略定期檢查
乳房自摸掌握波變注意身體變化可及早發現異狀
高危險群婦女每年應做超音波檢查
鼓勵婦女定期乳房篩檢,在乳癌第 0 期或第一期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年紀四十歲以上的婦女,預防乳癌 應每隔一至兩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
根據美國一家癌症研究中心指出,針對上海20多萬名婦女進行為期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乳房自我檢查對於乳癌的防治沒有效果,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雖然自我檢查可能無法診斷出早期的乳房惡性腫瘤,但自我檢查的意義在於提醒婦女同胞注意自己健康,尤其國內十大癌症中,乳癌死亡率已經攀升至第4位,能注意自己的乳房變化,還是值得推廣。
張金堅表示,雖然乳房自我檢查的動作,無法偵測出2至3公分以下的早期腫瘤,而且婦女檢查時發現的硬塊,絕大多數都是良性的腺瘤,但是他認為,有檢查總比沒注意更好。尤其目前國內的乳房超音波檢查的篩檢工作,是針對高危險群,例如乳癌家族史者、5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可以接受一次免費的乳房超音波檢查,而50歲以下的婦女,若由醫師認定有異狀,也可以安排乳房超音波的檢查,但很多婦女都不好意思去就醫,接受乳癌的檢查,因此乳房自我檢查還是值得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乳癌患者年齡層較低,約45歲左右(歐美國家約55歲),很多中年以及年輕的婦女一方面因為沒有主動接受篩檢,一方面也忽略檢查的重要性,無法早期發現,臨床發現的乳癌患者,都是2期以上,導致國內乳癌死亡率較歐美高。張金堅說,歐美國家雖然乳癌罹患率比台灣高,但死亡率卻較低,主要原因是歐美婦女很注意定期檢查,包括乳房超音波以及X光檢查等,但國內婦女卻忽略定期檢查,乳房自我檢查的推廣可以提醒婦女注意身體變化,而高危險群的婦女,每年應做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50歲以下的女性也應該定期接受專科醫師的觸診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