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污衊診所醫師  無助改善病人人權

                                   許文德 醫師  

   拜讀「醫療人權促進會」理事長白美芸女士的大作,「為什麼在小醫院看病沒安全感?」(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90.01.03),本人雖同意白女士所說的「治病最忌諱疾忌醫及無法對症下藥」,但白女士針對目前的醫療現況所下的診斷,顯然並未對症下藥,身為白女士口中「品質良莠不齊的診所醫師」的一員,本人擬就白文的論點略做回應。

首先,白女士認為病人在診所就醫沒有安全感,此話不知有何根據?因為,病人一窩蜂前往大醫院就醫的原因複雜多端,包括大醫院的給藥較診所量多,且較少有品類上的限制,且設備較充足,病人較方便,但並不意味著病人到小診所看病就沒有安全感,何況多數的醫療疏失及糾紛,都發生於大醫院而非小診所,此由各項統計數字可以證明,白女士個人豈能武斷地代表所有病人,聲稱到診所看病沒有安全感?

其次,白女士認為「醫師一照到底的制度,加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診所醫師缺少訓練機制,以致跟不上時代」,這樣的評斷顯然誤解了當前專科醫師的訓練,以及衛生署對所有的開業醫師,皆要求每六年應更換新的專科醫師證書的辦法,而其更換的標準包括六年中的進修、受訓學分,因此所謂跟不上時代的說法令人不知所云。

至於「密醫充斥診所,醫師品質良莠不齊」的說法,更是對診所醫師的一大侮辱,白女士所謂高齡醫師出租執照的問題,指的應係當年為了安插退伍的衛生兵,而由蔣介石總統命令政府統一發給醫師執照供其謀生,這些退伍軍人的學養多數不足以應付開業之需,以致跟密醫結合彼此互利共存,即俗稱之「總統牌醫師」,醫界對此一現象,跟白女士一樣同感詬病卻又無奈,但畢竟只是少數,且又是時代背景下不得不然的產物,白女士實在不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應知診所的醫師幾乎都是在大醫院受過完整的住院醫師及專科醫師訓練之後才出來開業的,豈有不如醫院醫師之理?

    不僅白女士所謂診所充斥密醫的指摘不符事實,其所稱「在大醫院不會有碰到密醫的顧忌」,更是讓人不敢苟同,只要對大型醫院的營運狀況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大醫院這幾年來因為業務過度膨脹,而且為了節省成本,多數都大量進用沒有執照的「密醫」幫病人看病、開刀,這些密醫包括中國大陸、菲律賓、南美洲醫學院畢業,而未取得醫師資格的人士,甚至還有其他非醫學科系畢業生充當醫療助理的狀況,這些人的醫療水準、語言程度、溝通能力都有問題,白女士卻認為大醫院較無密醫,這樣的論點,若非未全盤瞭解事實,就是違心之論。

    而無論白女士的論點是出於何者,都可能誤導民眾對診所與大醫院醫師的觀感,進而影響醫病之間的和諧,希望當大家為了改善醫療環境而努力時,應本諸事實,任何建議或批評都有賴通盤的瞭解,否則出諸誤解或存心不良的攻訐,對醫病雙方恐都有害無益,幾點淺見提供白女士及所有關心醫療現況的人士參考,並正視聽。

 

許文德h050@ms26.hinet.net

許文德婦產科診所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