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李登輝與李光耀的高下
許文德醫師 890924
當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來訪,激起台灣政壇陣陣漣漪之際,前總統李登輝卻在台北一所教會證道,兩位前執政者同一天內大相逕庭的活動,媒體關注的焦點當然集中在李光耀身上,但遠離眾人注目的李登輝,其實比李光耀更值得尊敬。
政治人物活躍在鎂光燈下,卸職之後,喪失了慣常活動的舞台,原本就是件痛苦的折磨,也難怪多少民主、開明的改革人士,一旦享受到權利的滋味之後,會搖身一變成為萬人詬病的獨裁者。
李光耀雖未淪落到緊抓政權不放的獨裁者地步,但其力倡的「亞洲價值」,以及加諸其身的「政治教父」封號,相較於向不獨創任何主義或價值觀,惟普世民主觀是尚,因而贏得「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兩者的良窳何待多言?
何況,李光耀素以講究中國傳統價值觀自傲,應該很清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可是,他在辭卸新加坡總理之後,仍以資政之名垂簾聽政,並為其子日後接班廣做安排,相對於李登輝將大位交出後的心態與作為,實有天壤之別。
李登輝不僅毫不戀眷任何政治職位,更不曾介入新政府的人事安排,卸任後所做的不外大溪掃街、教會證道、英國探孫之類的活動,以他的個人魅力及深植各界的影響力,若要在台灣政壇興風作浪,必較李光耀更有可為,但乾脆直爽的個性,以及道地的民主素養,使得李登輝徹底做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地步,對照於李光耀汲汲營營涉足中台事務,其實早已高下立判。
「為政不在多言」,同樣是儒家的名言,著重的是身教重於言教,可惜李光耀卻是既多言又失言,反之,昔日在位時好發議論的李登輝,如今卻高明的不發一語,兩位前執政者的修為、言行懸殊若此,台灣的民主、自由當然遠勝於新加坡,又何必在乎李光耀要說些什麼呢?
許文德婦產科診所 院長 嘉義市公民大學 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