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歸 ─ 慨談外科沒落

摘錄自醫心一得    王國新 醫師 (馬偕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

  猶憶十多年前剛畢業時,要進外科仍須考試,科內生氣蓬勃人才濟濟,研究讀書風氣極盛,怎知幾年下來,每下愈況,不但招不到人,連嶄資都多卑未調,沒錢沒人,業務卻繁瑣依舊,猶有過之。

  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外科解體,人才流失,許多接受完整外科訓練的醫師紛紛改行,有的開診所,有的轉入急診或健診直銷,還有更多的人移民他去;留下來的,有的得過且過,有的兼差副業,士氣低沈若此,由每年外科醫學會之出席冷清景況可見一斑。

  錢少事多乏人問津,連在醫院也受藐視由於錢少事繁,前景黯淡,外科變得乏人問津,招募住院醫師變成是毫無篩選,一律錄取,有的素質真差,而且缺乏敬業精神,動輒以集體罷工離職要脅,予取予求,不願值急診、不肯讀書交報告,抗拒上級指示,值班擅離職守等等屢見不鮮,病房只見護士與代理護理師,病人常抱 怨有事找不到醫師,也雞怪開刀品質低落,醫療糾紛頻仍。

  因為營收與其他科差太多,連帶的在醫院裡地位也受藐視,不但申購器械醫材每每受大幅刪減,薪資多年末兒調整,甚至連大教授的職位也岌岌不保,眼見從前位高權重的大教授,因業績不佳或收受紅包挨告下台,有的四處兼差賺錢,有的收取回扣貼補家用,或有的為了營收,與年輕醫師搶刀爭病人,重學一些給付高的新手術,要不就以少報多,在手術點數上動手腳,人性卑微如此,十分悲愴。

  今大下午,開車帶爸媽妻兒往陽明山一遊,不意竟遇到了兩位從前外科的同事,各自攜妻帶子出遊。聊起來原來今天是開刀日,閒來無事,想想多開刀徒增勞累,所得無多,一不小心出了醫療糾紛,辛苦多年的積蓄與名聲泡湯不說,還要受到病患家屬的羞辱與騷擾,很不值得。乾脆拋開煩惱,偷得浮生平日閒一番。

  其中一位醫師很無奈地自我解嘲道:「人生的顛峰不巧遇到事業的低潮」,回想我們當初懷抱對外科的興趣和理想,一頭栽入這個領域裡,辛苦了許多年,沒料到落得這般光景,這正是所謂:

   「開刀房裡尋常見,法院公堂幾度聞;
     又是陽明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