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論人計酬制HMO;台灣有實施的條件嗎 ?

                                                        王英明 醫師

    大選後,健保局終於承認健保財務早已陷入重大危機,衛生署也在三月廿七日召開「全民健保論人計酬試辦計畫規範」會議,企圖挽救此危機。

    論人計酬(又叫包醫制)是有些國家為因應日益高漲的醫療費用所發展出來,簡單說,就是某一醫療團隊包辦某一群民眾的所有健康問題,比如以一年為單位,健保局撥交一定錢款給此團隊,一年內,這些民眾無論有無生病、看幾次門診、住院,都由此團隊包辦,但盈虧自負,健保局不過問。其好處就是醫院不再是「做越多治療,申報費用越多」,總醫療預算可以有效控制,而醫院集團為節省開支或增加盈餘,勢必儘量對所「包」的民眾做好預防健指導工作,以減少他們生病、減少看病。

     國外包醫制是由保險公司主導,再交由某一醫療集團包辦某一群民眾整年的健康問題。民眾只能在自己所醫醫療集團看病,例如妳是台大系統民眾,就不能找榮總系統的醫院;在市立醫院系統的民眾,就不能去長庚醫院看。台灣民眾看病一向隨心所欲,想看什麼醫院、找哪一專科、哪一位醫師,毫無限制;因此,喜歡到處看病的台灣人,可能很難接受包醫制。

    台灣的健保財務出現問題,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醫院的門診量急速膨脹(去年成長17%,基層診所僅3%)。其實,有病先看固定的家庭醫師,是最省錢、對病人最有保障的 醫療方式;大多數文明國家莫不如此,醫院幾乎部不設門診,只接受篩檢過、基層醫師不能處理的轉診病人。

    包醫制是建立在家庭醫師制度上,所以國外實行包醫制較為容易;台灣的家庭醫師制度始終無法落實,民眾生病不可能「乖乖」地先看家庭醫師,憑這點,要實施包醫制就有極大阻力。如設計上准許民眾自由選擇,而財務又走出大醫院控制,則基層醫師就只能像「靠行」或領薪一樣,吃大醫院剩下的,不但病人更少、收入更萎縮,不出數年,基層就會變成歷史名詞了。

  國外包醫制實施後在行政管理費上浪費大量財務,醫院為求利潤,在治療上力求節省,大大降低醫療品質,等待檢查或住院者大排長龍,早為國外病人所詬病。我國醫療一向所有費用全包,不像國外多為藥費自付或是保大不保小,而且普遍常識不足,常有重複就診以求放心的習慣;若貿然實施包醫制,民眾將 失去選 擇權,無法像過去一卡走天下,醫師不是儘量趕病人出院,就是阻止病人就診,因此必衍生更多糾紛,也更無保障。大財團醫院可預見只想爭取年輕體健者為保險包醫對象,而將年老體弱者推給政府,並只與願接受廉價條件之年輕醫師訂約,以節省成本;在此遠景下,包醫制是否是民眾之福,有待各界思考。

        (作者為北市小兒科開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