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論人計費制,不是美國的HMO

陳宗獻

衛生署發佈「試辦論人計費制計畫」。据瞭解,某大醫院已提出對龜山、林口等地的承辦計劃。

是否,從此台灣民眾將嘗試一個全新的健保制度?姑且試析如下:

  1. 論人計酬制與HMO
  2. 美國有上千個不同的HMOs 組織分佈各州。但,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也是全世界最不具效率,也是最昂貴的保險,平均每個家庭每年花在醫療保險上夠費用高達八千美元( 1993年),占國民生產毛額的14.5%( 台灣為4.25%,1996 )。

    HMO是一個封閉的健康照護組織,醫療單位以某個「價錢」與HMO簽約,負責「承包」被保險人的全年醫療照護,此即所謂「論人計酬制」支付制度。民眾一旦選擇加入某個HMO,必須在HMO的指定醫療場所就醫。到非指定場所就醫,增加部分負擔2-4倍。

    HMO企圖由此節機制醫療支出的快速成長。

    HMO的先天缺點:品質低落:由於醫療單位必須自負盈虧,醫院莫不設法降低醫療支出,節省開支以提高利潤。甚至發生逆選擇(選擇健康的人,拒絕多病的殘障老弱 )、終止續保、寡頭壟斷等等缺失。

    從各種健康指標比較顯示,美國人付出最昂貴的健康費用,但其健康照護品質並不如歐洲、日本各國。幾年來亦未能發揮節制醫療支出的目標。至今美國尚有二千二百萬人嚴重健康保險不足。

  3. 衛生署的「健保給付試辦論人計費計畫」
  4. 此一試辦計畫無法克服的問題是:一、開放就醫場所,不符合「論人計費」的財務管理原則。二、錢跟著人走:挾雜論量計費制,違反計畫所謂:減少疾病發生、控制醫療費用成長之原始目的。

    因此,「試辦計畫」,充其量,為健保獨立王國開道罷了(如:林口鄉-長庚系統-台塑員工)。

    但吾人更擔心的是,它所代表的信息。

  5. 台式HMO:永遠走不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