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不可為論  

 

       醫療糾紛的發生,常跟病人或其家屬對醫師的期望值有關,期望值如果越高,一旦醫師達不到病人的要求,那病人及家屬的失望程度必然越大,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也就越大。所以醫師很有必要先行了解病人在這方面的心理反應,預先評估病人或是家屬對醫師本身的期望值,然後多進行溝通與衛教,必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發生。

        日前閱讀清代醫學名家徐大椿於清乾隆22年(西元1757年)所出版的「醫學源流論」內的「名醫不可為論」一篇,於醫病關係惡化的今日,讀起來令我心有戚戚焉。該篇文章把重病病人求醫的心理與醫師的難為之處描述得入木三分,在兩百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歷久彌新,現今的情況與當時毫無兩樣,很值得醫護人員一讀。現特別依四庫全書的文淵閣版抄錄原文(以下的楷書部份),並加註筆者的臨床經驗與見解,提供該篇供我醫護同道參考與討論。

        為醫固難,而為名醫尤難。何則﹖名醫者聲價甚高,敦請不易,即使有力可延,又恐往而不遇。即或可遇,其居必非近地,不能旦夕可至。故病家凡屬輕小之疾,不即延治,必病勢危篤,近醫束手,舉家以為危,然後求之。

    從本段原文的描述可知,對病人而言,「名醫」往往住在外地,而不是當地的醫師。

為何這樣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為真的當地醫師都沒辦法處理病人的病,病情越來越嚴重,如原文所述,不得不外訪「名醫」。另外尚有一種可能為中國的俗諺「遠來的和尚會唸經」或台語的俗諺「北港媽祖蔭外境」的心理作祟。由於人們對於本地的東西天天看,天天接觸,根本認為無啥稀罕,反之外地的人文事物由於自己從沒接觸過,所以潛意識就有一種主觀,認為一定都比本地的東西好,因此也認為外地的醫師一定比本地好。這種心理還可以解釋台灣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居住在都會區的病人,不就近在大醫院看,反而千里迢迢至鄉下探訪「名醫」,搞不好這位「名醫」還是個密醫呢!同理拜拜也是一樣,大家當地的媽祖廟不拜,一定要到北港媽祖廟進香,君不見北港媽祖廟每天都擠滿了外地來的進香客,還讓人誤以為北港媽祖只庇蔭外地人而已!

    臨床上醫師如果看到遠地專程來求診的病人,那請務必小心,因您已是他所認定的「名醫」,對您的期望值一定比其他醫師為高,除了盡力而為以外還要謹慎應付之。

      夫病勢而人人以為危,則真危矣;又其病必遷延日久,屢易醫家,廣試藥石,一誤再誤,病情數變,已成壞症。為名醫者豈真有起死回生之術哉﹖病家不明此理,以為如此大名,必有回天之力,若亦如他醫之束手,亦何以異於人哉﹖於是望之甚切,責之甚重。若真能操人生死之權者,則當之者難為情矣。

        重病的病人既然大費周章,輾轉求醫,慕名而來找「名醫」,當然對「名醫」的要求必然是很高,看看「名醫」是否有起死回生的醫術,可以把病醫好。名醫如果把別人治不好的病醫好了,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他是「名醫」嗎!反之如果「名醫」還是跟其他醫師一樣,對病情束手無策,病人的病情更惡化,甚或不治,那原先抱著很大希望的病人及家屬的心理可想而知了,往往是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對醫師的責怪必然更重,甚至還懷疑是否自己的「禮數」不夠或是不周到,還是醫師沒盡力治療,草菅人命。其實醫師真是無辜的!本段原文很清楚地指出醫師是人不是神仙,豈能操人的生死,所以真是不治之疾,無論醫師再如何努力,常常病人還是回天乏術的,並不能苛責醫師。不過有多少病人的家屬能諒解這種情形呢﹖

       若此病斷然必死,則明示以不治之,故定之死期,飄然而去,猶可免責。倘此症萬死之中猶有生機一線,若用輕劑以塞責,致病人萬無生理,則於心不安。若用重劑以背城一戰,萬一有變,則謗議蜂起,前人誤治之責,盡歸一人。雖當定方之時,未嘗不明白言之,然人情總以成敗為是非,既含我之藥而死,其咎不容諉矣

    本段原文道盡醫師的辛酸處與難為處。對於連外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病入膏肓,無法挽救的病人,只要跟病人的家屬將病人的病情講清楚,那這種病人不太可能有醫療糾紛,病人家屬也不會責怪醫師。可是對於尚有一線生機的病人,那醫師可就陷入兩難了,搞不好還會惹禍上身!因為要昧著良心不救病人,或是隨便敷衍病人,與醫師的職業道德違背太多,相信絕大多數的醫師不會如此做的。可是醫師一旦全力搶救病人,十八般武藝全都用上了,風險也就跟著來了。由於治療疾病時,外人往往以成敗論英雄,病人好起來了,每個人都鼓掌歡呼,認為醫師真是名不虛傳,華陀再世;反之病人死了,那醫師就成了狗熊,甚至所有的人都把責任往醫師身上推,變成病人的死都是最後治療的這個醫師的錯,至於以前曾經誤診或治療不當的醫師,或是家屬本身是否有照顧不當的責任問題,好像病人的家屬都忘了。

    還有醫師在治療病人時,都會審慎評估病人的病情及臨床狀況使用藥物,並非一成不變的。所以並非每個醫師對於同樣的病況的治療方式都會一致,在不違背大原則的前提下,多多少少都會有所差異的,每位醫師應有遵重其他醫師與自己不同之處的雅量才是。但很糟糕的一點為台灣還是有醫師仍存著中國「自古文人多相輕」的壞習慣,為了表示自己的權威,隨意批評其他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一時興起還放幾枝冷箭甚至落井下石。這是很要不得的作風,古時候與現在都一樣,真值得我們醫師痛加檢討。

    本段原文很值得醫師們參考,就是碰到已給很多醫師診治過,病況不佳的病人來求醫時,如無十足的把握,不要輕易給予病人治療,最好還是轉給大醫院,以免一旦病人的病情惡化,被冤枉地牽連進去。另外大醫院的年輕醫師最好要多留點口德,他們可能不太明白自己隨便無心的一句話就會害慘他人的嚴重性。

    另外病人的家屬也要了解到,沒有一個醫師不積極想把他的病人醫好,所以萬一病人的病情在治療後轉壞甚或死亡,除了家屬難過外,醫師的內心也是一樣難過的,請不要太苛責醫師。

    又或大病差後,元氣虛而餘邪尚伏,善後之圖,尤宜深講。病家不知,失於調理,愈後復發,仍有歸咎於醫之未善者,此類甚多。故名醫之治病,較之常醫倍難也。知其難,則醫者固宜慎之又慎,而病家及旁觀之人亦宜曲諒也。

        本段原文告訴醫師並不是搶救病人成功了事情就結束了,其實這才是事情的開始,如果衛教的工作沒做好,還是可能出醫療糾紛的。前一陣子有位醫師被一位糖尿病病人的家屬控告其衛教沒交代清楚,導致病人出院回家後血糖太低,變成植物人,使得醫師還被法院判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但病人及家屬也要體認到一點,那就是不能將治療疾病的責任全部推到醫師的身上,似乎治病只是醫師的事,自己毫無責任與義務來使疾病好起來,這真是一種大錯特錯的想法。如病人及家屬對治療疾病的責任感很強,不僅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還蒐集疾病的相關資料,加強對病人所罹患疾病的認知,古人說「天助自助者」,必能使醫師的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醫師也不能置身事外,要負起教育病人的任務,不可以任病人及家屬盲目摸索,甚至還接受錯誤的資訊,導致萬劫不復的後果。

        現台灣醫師的工作量太重,能分給每個病人的時間很有限,導致醫師往往只能單純地看病與治療,沒有時間或是沒有心做衛教,這是台灣醫師要加強的地方,否則在消費者意識高漲的今日,再加上消保法的伺候,相信醫師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的。

        另外醫師要面對的人不止病人及其家屬而已,還有本段原文所提及的「旁觀之人」,這是醫師不可不提防的地方。中國人常不尊重專業,較信任周遭認識的人,所以臨床上常見醫師千交代萬交代,還是敵不過病人周邊的親戚、鄰居、朋友、同事的閒言一句,讓醫師的努力付諸流水。這點醫師們還是有責任,因為以往醫師忽略了對社會大眾的教育責任,導致大家的醫學常識不足,才會猜疑醫師。如社會大眾都有豐富的醫學常識,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必可以輕鬆很多,當然密醫、秘方等的生存空間也就會小很多。然世又有獲虛名之時醫,到處誤人,而病家反云「此人治之而不愈,是亦命也。」有殺人之實,無殺人之名,此必其人別有巧術,以致之不在常情之內矣。

        本段原文就有點前面所述的「自古文人多相輕」的味道。不過要強調的是,有的醫師看病親切,講話技巧很好,解釋病情也很詳盡,真誠地期盼病人的病好起來,連看不好的病人都很感謝他,這種醫師的醫療糾紛一定不多,如此的行醫態度值得大家參考與學習,而不是在一旁孤芳自賞說風涼話。

         但是此段原文倒可以套在台灣某些密醫身上,密醫在把病人搞垮後,還能編出一段話,讓病人心服口服,不去追究他的責任,甚至還很感激,這種過人之處往往是我們正規訓練出來的醫師所望塵莫及的。

         讀完了「名醫不可為論」這篇後,對於「名醫」的難為處,相信大家都會很同情,值得想立志當「名醫」的醫師引以為戒。可是這篇文章所描述的名醫遭遇,並不是只有所謂的「名醫」才會碰到,而是所有的醫師都有可能會面臨到這些問題,如果醫師們能多體諒一下病人及病人的家屬這方面的心理感受與期待,多多與病人及病人的家屬溝通,相信必然有助於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醫病關係也必然更和諧,這也是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另外還希望社會大眾看到這篇文章後,能多體恤一下醫師,相信醫師也會很感激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