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來看病

      王英明

  早幾年的醫師大概沒想到,在台灣看病,病歷表上的姓名欄,會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名字,甚至不知道哪一字才是姓,怎麼叫。

  近年許多外勞,以及菲、印、越傭與看護,紛被引進台灣;這些外來人口,無可避免地,早晚可能會踏入醫院診所。因此醫師這行業,成為最早、也常有機會與他們接觸的服務人員之一。

  幾年前很多外勞沒有保險,有的甚至根本就是非法身分,他們不得不看病時,都由心不甘、情不願的老闆帶來(醫藥費對老闆是額外開支)。由於沒人懂泰語,問診自然是雞同鴨講,再依檢查時病人的表情,以直覺猜測牠是哪裡不舒服,頗要花一番腦筋。現在想來,頗有餘悸,不知有無漏失一些影響國人的境外疾病。

  現在台灣的外勞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就像美國加州有許多墨西哥勞工一樣。與幾年前不同的是,外勞多數已有健保;而有些人來久了,也會親出「哇烙賽啊(我拉肚子)」這類主訴了。

  近來大陸新娘、東南亞新娘日漸增多,有些是台商由大陸娶回的,更多的是與台灣男人湊成的老少配。這些外籍新娘很多已在台灣生下寶寶,並頻頻出現在診所,抱著孩子來看病或打預防針。

  她們在語言、文化、思考、習慣、禮貌、對養育小孩及對疾病看法,與本地人多少都有差異,這不但考驗她們,也考驗著醫師。

  請東南亞看護工在家裡照顧中風、失智老人、長期臥病病人,由於比較便宜,常是有此需要的人首先想到的。不過這些看護工,個頭多是較小,看她們扶著病人,有時會令人捏一把冷汗。我碰過一個剛抵台灣的看護工,第一天就生病被送來治療,而且還病得不輕。她孤零零一人在台,又不能「退貨」,結果本來要請「看護工」的這家人,只好倒過來負起看護「看護工」的責任。

  有時想到,照目前社會的變遷狀況,很多人的兒女多在外忙碌,將來年老後留在病榻旁陪伴我們的,很可能只剩下外籍看護工了,不免有點茫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