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寫文章嗎?】

                   許文德
  h050@ms26.hinet.net 890718

    週日出席一場藝術展覽的開幕典禮,跟主人打過招呼,準備瀏覽展品之際,遇到一位相熟多年,但已久未謀面的文教記者,談起日益興盛蓬勃的藝術覽,雖然提供了創作者與觀賞者更多的互動機會,卻也顯得有點良莠不齊,為展出而展出的現象,使不少展覽會越來越沒看頭,對於藝術的流通或有助益,但整體水準卻難免失落之憾。

    談著談著,話題偏離展覽,跑到寫作的創意上來,玩弄筆桿的人,難道就沒有這樣的窘境與墮落嗎?她忽然問我,煞時間,彷彿一個許久未曾面鏡自省的人,忽然撞上了一面清澈明亮的大鏡子,令人既羞愧復感慨。

    沒錯,靈感枯竭,創作難以為繼的,何止平面藝術的畫家,或立體捏塑的雕塑者而已,寫作者同樣難免蒐盡枯腸無靈感,輾轉反側不知從何開始的困境,聽我如此感慨,女記者又問了,你也有這樣的問題嗎?你不是還不斷在寫文章嗎?寫文章?我已經兩年多不曾寫文章了,我的回答,聽得她一頭霧水,再追加一句,那在報上看到,署有你的名字的文章,又是誰寫的?不是我寫的,是我敲電腦鍵盤打出來的,自從學會基本的電腦輸入,就很少動筆寫字了,她一聽,知道我開她玩笑,話題就又轉變了,從寫作轉入當今最普遍的「電腦e世代」。

   電腦取代紙筆,敲鍵盤替代書寫,隱然已有一段時日,寫作的本質雖然未變,思考關照的能力,也沒有隨著電腦由二八六演進到五八六,而有所突破,但網路日益普及之後,寫成的作品要發表的機會,可說是既多且毫無限制,只要上網,文章隨時隨地可以發表,而且網板上又沒有主編的管制與退稿,什麼樣立場的文章,什麼樣粗鄙的文字,幾乎都在網路上見識得到,甚至有些刻意標榜錯別字、簡略句的作者,也能在網上自成一格,當起板主來主持一家之論。

    電腦使得寫作級發表的途徑方便許多,發表的空間無遠弗屆之外,讀者的反應,更是快得無從想像,一篇文章貼上網板之後,全世界看得懂華文的人,只要上網,幾乎全都可以看到,而且透過網路與電子信箱,作者及讀者,馬上可以看到來自全球各大洲,形形色色的回應,這點顯然不是平面的報紙、雜誌所能企及。

至於網上的討論與爭辯,不止壁壘分明、如火如荼,參與者還能多方聽取異議者的論點,雖不必再用手去寫文章,但在網路的一來一往之中,人人練就一雙快打神功,打文章的速度與反應日益精進,實在不得不感謝散佈寰宇的眾多網站與網友。

   在網路上打文章,講究的除了快,還是快。因此快速反應及打字之外,還得看懂一些「連體字」、「省略句」,「醬」(這樣)上網,才不會被譏為「LKK」(老靠靠),而回覆朋友的「伊媚兒」或網文時 ,不但要禮尚往來,來而必回,還要回得「ASAP」(as soon as possible 越快越好),才能成為好網友,抱持著「上網切磋文思,網上以文會友」的心情上網,自能常常擁有天涯若比鄰的心境。

    然而在這全球一網的大同世界中,求快幾乎已成了唯一的價值,文字的美感全然被忽略,甚至連文法也付諸闕如,每一件社會事件或大眾議題,雖都可以在網上看到一大堆回應的文章,但品質及內涵卻往往營養不良,工具進步,其他方面沒能趕得上,大慨是上網打文章的最大憾事。

    但除非不上網,不看網文,否則「醬」(這樣)的視覺污染,就只有忍氣吞聲了。相較於數周以至數年,甚且終生才得一見的藝術展覽,網路上所展現的創意,正如雨後春筍般蓬勃廣泛,可惜這些春筍能否入目、下口,就比藝展更加見仁見智了,而e世代的文字功夫將朝什麼方向前進,網路上或已見端倪,國文老師們對此出得了什麼力氣嗎?

   e-mail:h050@ms26.hinet.net

  網址:http://web6.ttimes.com.tw/index.php?Id=h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