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細菌性腦膜炎
─ b型嗜血桿菌不可不知

(南部統計二個月到五歲的嬰幼兒四成四細菌性腦膜炎患者是由此菌感染)

   林奏延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
   劉清泉 成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b型流行感冒嗜血桿菌是一種小的、多形性的格蘭氏陰性桿茵,是引起嬰幼兒產生嚴重感染的最常見細菌。它是在一八九二年間的一場全球性流行感冒期間,被分離出來的一種細苗。當時醫學界以為它是流行感冒的病原,因而件稱之為「流行感冒桿菌」。後來雖然發現流行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因而將其改名為嗜血桿菌,但仍保留了「流行感冒」的種名。

    嗜血桿苗以其莢膜可分六型,其中以b型致病力最強,最容易引起侵襲性感染,如會厭炎、關節炎、肺炎、心包膜炎及敗血症等,甚至會導致嚴重的細苗性腦膜炎。這些疾病不僅死亡率高,存活者往往也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如臨床症狀 如失聰、智障等。

臨床症狀

  b型嗜血桿菌因感染症的型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症狀。如急性會厭炎的症狀為喉嚨痛、發燒及呼吸困難腦膜炎的症狀則為焦躁不安、尖聲啼泣、嘔吐及發燒;其他症症如中耳炎、鼻竇炎、敗血性關節炎、蜂窩組織炎等。其中腦膜炎急性會厭炎均可能在數小時惡化並致命;且感染初期的症狀通常很輕微微,常今人以為是感冒,因而忽略了嚴重性。

流行病學

    結合疫苗問世前,在歐美先進國家,每十萬名五歲以下的兒童,每年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的比率為五十人以上;而美國兒童期細菌性腦膜炎的三分之二是由b型嗜血桿菌所引起,所以它可說是兒童的頭號殺手

    而在台灣部分,根據一九九二至一九九四年間,以全省八十六家中大型醫院所進行的調查發現,五歲以下兒童發生b型嗜血桿菌侵襲感染的盛行率為每十萬人中有一點九人,這個比率遠低於歐美先進國家。 有人推測此結果可能是種族或地區的關係,或者台灣的b型嗜血桿茵感染真的比較少,但我們相信這數字絕對是低估的,因為我們統計了同時期台灣地區細菌性腦膜炎的病例,發現最常見的菌種為b型嗜血桿菌。

    此外,根據筆者(劉清泉)一九九三年在台灣醫誌所提的報告b型嗜血桿菌為引起南部地區兒童細菌性腦膜炎之主要原因之一;其中
二個月到五歲之嬰幼兒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四者是由此菌感染造成的。由這些數據看來,台灣盛行率低的原因之一可能與濫用抗生素,和b型嗜血桿菌培養的方法不盡理想等原因所致。

診斷與治療

    治療兒童b型嗜血桿菌感染最重要的是必須早期並使用適當的抗生素。為診斷b型嗜血桿菌感染,抽病童各種體液,依其特性做各種不同的細菌培養,脊液,血清和濃縮尿液可利用乳液顆液凝集。或其他快速法偵測萊膜抗原。體液的格蘭氏染色抹片也可早期診斷此病人。

    目前治療的第一線藥品的ampicillin,將近一半有抗藥性,往往需要使用到最後一線的第三代頭袍素,所以發展安全又有效的b型嗜血桿菌疫苗就成為各國要的課題

b型嗜血桿苗疫苗的預防接種

    早期在美國上市的b型嗜血桿菌疫苗,是含有純化的b型莢膜多糖體的多糖體疫苗,對年齡十八個月以上的小孩或大人免疫效果很好;但對較小之嬰幼兒的保護有限,因此才發展出新的結合型疫苗。這種疫苗於二個月大時接種,抗體反應及保護效果均非常好,且副作用非常輕微。

    臨床上由b型嗜血桿自一九八八年b型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問市以來,歐美許多先進國家全面接種此疫苗後,菌所引起的嬰幼兒侵犯性疾病明顯減少許多。

    台灣在一九九六年開始引進,提供民眾自費接種。依據筆者在南部臨床服務的經驗,台灣地區受b型嗜血桿菌的感染病例並不少,因此建議專業醫護人員應鼓勵家長自費接種此疫苗,以防感染b型嗜血桿菌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待政府持續性b型嗜血桿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台灣兒童盛行率提高,或政府財力許可時,應會將其列入例行的兒童常規預防接種。   

     另一方面,常有家長將此疫苗和「流行感冒疫苗」混淆,前者為細菌性疫苗,主要預防如腦膜炎等侵犯性疾病,使用對象為嬰幼兒;後者則為病毒性疫苗,預防流行感冒的感染,效期短(小於一年),使用對象六十五歲以上之老人和患有特殊慢性疾病之兒童,每年皆需再接種,兩種疫苗之差別很大。

(默克沙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