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藝術之旅()

── 從時裝之都到水上城市

                               王英明  醫師

行前準備

    義大利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梵諦岡等,在人類歷史的發展,佔有重要地位,淵源久遠的古蹟(全國超過十萬件歷史文物)、建築、音樂、繪畫、雕刻等,是人類美術遺產的瑰寶,藝文傳統、美食名酒,亦聞名於世。

    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後的翡冷翠畫派、威尼斯畫派、巴洛克派,名家代有傑出:米開蘭基羅、拉斐爾、達文西、波提H利、唐那人羅、貝里尼父子(Jacopo,Giovani and Gentile Bellini)、提香、喬托、丁多列托、巴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巴洛克雕塑巨匠,聖彼得廣場設計者)等;文學方面有但丁(神曲)、佩脫拉克、薄迦丘(十日談);音樂家有蒙特維第、韋瓦第、雷史畢基、羅西尼、威爾第、浦契尼、唐尼采第、雷翁卡伐洛、馬可卡尼、白利尼(Vincenzo Bellini),以及世紀男高音帕華洛帝;科學家包括阿基米德、馬可尼(發明無線電)、伏打(Volta發明電池)、伽利略、達文西、費米(Fermi發現核反應);馬可波羅、哥倫布則是有名探險家。

    義大利是全球十大經濟強國之一,其工業設計與時裝、皮件,成就非凡:飛雅特、法拉利、比雅久、亞曼尼、范倫鐵諾、古奇、班尼頓等名牌盡人皆知。由導演如費里尼、狄西嘉、維斯康提等,即可看出電影工業的發達。這樣一個融合偉大文明與現代形象的國家,難怪是歐遊最吸引人的地點。

     為去造訪她,事先我閱讀遠流版「義大利」、高談版「世界之窗:義大利北部、南部」、精英版個人自由行「義大利」、光復書局「烏菲茲美術館」,Mookltaly2O0l,還有承蒙同好劉孟斌醫師借我的幾本義大利版的「羅馬2000(中文)」、「古城龐貝(中文)」、「Florence」、「Vatican」、「Capri」。我另外還上幾個網站閱讀各城市旅遊資訊,也查飛機及義大利國鐵之時刻表。

    我最後所決定行程是包括飛機頭尾19天,使用五段長途火車為城市間交通工具。百日由米蘭(Milan)進入,宿一晚後,搭火車至維洛那(Verona)再宿一晚,東往威尼斯Venezia(Venice)宿三晚,再南下到翡冷翠Firenze(佛羅倫斯Florence)宿四晚後,南下拿波里Napoli(那不勒斯Naples)三晚,其中一晚住卡布里島(Capri)。最後搭火車北上回羅馬宿四晚。

     在佛羅倫斯以短途火車到比薩(Pisa),以汽車到西耶那(Siena)與聖百米那諾(San Gimignano),在拿波里以短途火車至龐貝,拿波里至十布里島則搭水翼船(回程經蘇連多)。我上網先查預定要搭之車次時刻,連同其他行程,全部打在電腦印出。

    去年法航曾好意給我與老妻兩張機票折價券(每人一千法郎,補償誤點24小時),並說今年起機艙已全面禁煙,因此我還是決定選擇金龍旅遊(法航總代理)之法航歐洲自由行套裝(包括機票加四晚附早餐旅館台幣四萬元),從巴黎至米蘭,及羅馬至巴黎機票包括在內。所延伸之夜晚旅館,委金龍旅遊及新進旅行杜黃經理代訂。基於經驗,我捨棄了在台北買義大利國鐵彈性票方式。

    此次旅遊除我與妻外,在美國唸達特茅斯大學之兒子及將升十二年級之么女,亦由加拿大飛米蘭與我們會合,因此也準備兩個攜帶式「三洋迷你小煮鍋」及數十包速食麵,以備不時之需。由於時值南歐盛夏,衣服以清涼為主,無須任何防寒衣服。鞋子為休閒鞋加涼鞋。行李尾兩個手拉兼可揹用軟箱,加上小背包。

    首站時裝之都  米蘭 

    第一天搭晚上
2020華航班機至香港,轉乘法航AF1852335起飛。抵登機門方知,因去年我曾向法航台北總代理提出種種抱怨包括誤點之事,法航為表示歉意,此次將我們座位免費升等至商務艙,真是意外,剛好又空位甚多,沿途舒適不在話下。法航現用波音777,即使經濟艙亦有個人電硯。飛機於清晨0630抵仍未禁煙之戴高樂機場,接AF11140745起飛,0920終抵米蘭馬品沙(Malpensa)機場,此時兩個孩子早兩小時前已抵達,在出口迎接我們。

    早聞義大利治安不佳,小偷扒手橫行,因此一入境便開始袖經繃緊,隨時東張西望,注意行李,尤其老妻此後每天更是近乎歇斯底里,數次甚至連好心路人指點,亦避之唯恐不及。且說我們即搭機場至米蘭中央車站之巴士(車資8千里拉,每千里拉折合台幣約16),車程一小時。抵站後費很大功夫才找到旅館(因只知在車站附近,不知多遠或須不須搭計程車),步行可至,但馬路為石板路,高高低低,讓行李輪子,大受折損。

     所住Alexander旅館(每晚台幣3,200)號稱四星(後來才知米蘭多數旅館都膨風自稱四星),其髒破連三星都不如,但只一宿,只好將就。在義大利住旅館,都須立即交護照登記,與其他國家不同,且很多三星旅館是由面目可憎,舉止傲慢無體的老先生坐櫃台,令人十分不舒服。

    午後至車站訂購往後將搭乘之五趟長途火車票。米蘭車站是相當老舊但造型頗優美的古典建築,一樓大廳為售票處,又熱又亂,幸好兒子找到有英文的自動售票機(義人講話粗魯,英語不通,兒子說寧可與機器打交道),節省不少排隊時間。聽說自動售票機故障率頗高,很多人不會用(或不想用),不過我們終順利買到,五段車加訂位斯費每人287千里拉。

    買完車票,本安排先去加里波底參觀紀念墓園廣場,但大家都因長途飛行累,又找不到欲搭的電車,因此縮短計劃,買24小時通用券(五千里拉),直接搭三號地鐵去米蘭大教堂(Duomo)

    米蘭大教堂、艾曼紐拱廊、史卡拉歌劇院、斯佛哲目可古堡

    由
Duomo站走出即看到該教堂矗立於廣場,此世界第三大、亦為義大利規模最大、最傑出之哥德式建築,於1368牢出維斯康提家族以粉紅大理石建造,前後歷經500年完成。教堂寬92公尺,深158公尺,外側裝飾雕像有2,245(整座教堂有3,159),最高有一黃金聖母像,繁複細膩,氣象萬千。我們參觀有52根圓柱、略嫌陰暗的教堂內部後,購票(9千里拉)由後面電梯上屋頂陽台,由前到後屋脊有135根石柱尖塔,各種造型的排水口與塑像穿插,堪稱雕樓玉砌,嘆為觀止。廣場地面鴿子成群,數目不輸觀光客。

    下樓再訪位於教堂廣場一例的維多利歐艾曼紐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a Emanuele II)。此1878年完工之長廊,是由兩條道路交叉構成之室內商場,以美麗的金屬與玻璃頂棚覆蓋,地面滿佈大理石馬賽克鑲嵌畫,富麗堂皇。長廊另一端,有達文西公園,對面即1776年興建之史卡拉歌劇院,是當年許多歌劇首演世界級表演場地,尤以廿世紀初托斯卡尼、卡拉絲常駐,聲名最為大噪。

    次晨大家又陪昨日因時差不適末外出之女兒,再訪大教堂。隨後搭一號地鐵,在Cairoli站下車,參觀斯佛哲可可古堡(Castello Sforzesco,免門票)。此一1451年由米蘭大公斯佛哲可可建造、達文西參與設計之防衛性城堡,正中有帶許多搶眼之高塔,兩旁延伸著城牆及兩座圓筒型角檜。堡內有美術館,展示西元前、羅馬時期、申世紀與文藝復興多種藝術品,內容還算豐富。

    中午搭12:05火車,直奔維洛那(二等車加訂位27.2千里拉),對布雷拉美術館、格拉茲聖母院(有達文西「最後晚餐」真蹟),還有商業區許多精品時裝店,都只好緣一面。

維洛那歌劇之夜

    下午13:35車抵維洛那Porta Nuova站。這兒正是「殉情記」故事發生地,不過我主要重點擺在聽歌劇。歐洲歌劇院夏季多關門,馳名的維洛那夏日戶外歌劇節,便成為許多遊客趨之若鴛的盛典。今年適逢威爾第逝世百年紀念,節目自然以牠的作品為主。威爾第是我最喜歡的歌劇作曲家(他的CD我幾乎部有:遊唱詩人、弄臣、納布可、唐卡羅、假面舞會、阿伊達、奧賽羅、馬克白、茶花女、法斯塔夫)。我在台北已由網路查出當天內容,並傳真訂購門票(側面台階票每張160千里拉)

    由車站抵附近的Leon Ca' D'oro旅館(每晚5,600台幣),是非常豪華的真正四星旅館,並有免費穿梭小巴接送客人至城區布拉(Bra)廣場。我們先搭公車至西北郊的大哉聖哲諾教堂(San Zeno Maggiore),此教堂是北義最具羅馬式風格的優美建築物,正面鑲嵌名為「命運之輪」之彩繪玻璃窗,青銅門上有24幅聖經浮雕(門票4千里拉)

    續沿阿迪傑河邊散步,抵1354年由史卡利傑雷(Scaligere)家族興建之舊城堡(Castel vecchio),走在城堡延伸之古橋上,欣賞兩岸風光。繼循羅馬路抵最熱鬧之布拉廣場,驕陽之下,建於西元前一世紀後半的圓形劇場(Arena)四周,商家如雲,到處人滿為患。此劇場規模僅次於羅馬競技場,長140公尺,寬110公尺,高30公尺,44級台階,可容22,000人。

    我找到劇場側兌領門票的地方,發現長龍隊伍零亂蜿蜒於馬路上,窗口卻只窄小一處,無明顯指標亦無人引導,雜亂無章,真領教了義大利人懶散、毫無組織能力的作風。等簽名拿到票已是一小時後,全家大小已不堪酷熱,未造訪市區其他地方,便回旅館休息。所謂茱麗葉之家本是虛構,並未排於行程之中。

    在旅館晚餐後,九點前再回圓形劇場。此時座位已幾乎全滿,但見黑暗中萬頭鑽動,觀眾人手一支蠟燭,造成繁星滿谷的虛幻風情。遠方高處部份頹牆映照昏黃投影,舞台之後現代佈景燈光設計,有別於室內歌劇院之豪華古典。九點整「阿伊達」開演,全場無聲無息,美好歌聲不須麥克風,即由舞合傳到圓形劇場每一座位,在夏夜星空下,與兩萬多人一同聆賞劇力萬鈞、歌聲纏綿悱側的埃及愛情故事,即使家小都因旅途勞累,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節目中,難免瞌睡數次,仍是很難得之經驗。值得一提是,劇中穿插之舞蹈場面,精彩萬分,令人難忘。

水都威尼斯三日遊

    
次晨搭834火車(車資加訂位18.2千里拉),於955抵威尼斯之散塔露西亞車站。由於所訂旅館在車站對岸邊,我們找不到擺渡(Traghetto),只好抬起行李,從左繞過史卡奇橋,東問西問終抵門口也是臨河的Sofitel旅館(每晚5,100台幣)

    大運河(Canal Grande)是威尼斯中心呈S形之主要運河,我們循旅館旁之帕帕德波利庭園,找到水上巴士(Vaporetto)市區起站羅馬廣場,購三日票(35千里拉)後,走上浮動的碼頭(月台),搭82(路線與l號似但較快速)抵威尼斯之市集中心雷亞托橋(Rialto),此地是威尼斯最早有人定居之處。

    威尼斯其實是義大利東北方、右鄰亞得里亞海的一群外島,被150條運河切割得支離破碎,與本土只有一上鋪鐵公路之窄長堤相接。火車進入散塔露西亞車站是終點,所有汽車亦必須停於車站附近立體停車場,不能入市區。

    民眾交通是靠穿梭各運河的船隻,搭隆隆作響的水上巴士,沒有收票口,上下船全憑良心,尤其時值旅遊旺季,觀光客如潮水般擠上擠下,根本不可能查票(如查到罰45千里拉)。徒步於各小巷弄之觀光方式(牆角標識清楚,不虞走失),非常值得推薦,因為每一轉角、每一小橋(400多座橋),都躲藏著迷人的風光,可以真正體會此一水上都市之玄妙。

    續步行至金口聖約翰教堂(Crisostomo),是赤陶色、文藝復興式的可愛小教堂,建於15世紀末。再彎到躲在迷宮般小巷之奇蹟聖母院(Miracoli),正面是由各種色調、多彩的大理石與飾版、精緻的雕刻組成,被喻為「珠寶盒」,可惜午休關門,無法入內。正午前我們趕到聖約翰暨聖保羅教堂(Giovanni e Paolo)為哥德式建築,又謂威尼斯萬袖殿,內部宏偉,十字拱頂有木樑與石柱支撐,許多歷任總督墓碑及雕像、祭壇,頗值一觀。教堂外有一騎馬之科雷歐尼塑像。

    午後沿一條與運河平行之大街回走,在一條小巷,找到黃金宮(Ca' d' O re)及法蘭卻提美術館(門票6千里拉)入內參觀,臨運河正面有相當富麗堂皇的哥德式雕窗,展示室在二、三樓,包括有名的曼帖那作品「聖賽巴斯提安」及隆巴杜(Lombardo)著名雕像「雙人肖像」、提香之「鏡中維納斯」。

 

教堂兼美術館之旅

     威尼斯之美不只是運河,而是大街小巷那些五十座以上、本身就是博物館、美術館的教堂與舊宮殿。次日我們由旅館徒步至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Frari,門票3千里拉),是佔地極盧之哥德式建物,有70公尺鐘樓,外觀似不起眼,但內部寬敞,分為三廊,其聖壇屏(Lombardo)、聖母升天圖(提香)、有浮雕之唱詩班席位、卡諾丘之基(金字塔式紀念碑),都頗值一觀。

    再至聖洛克大會堂(Scuola San Rocco)及教堂。此無料進場之會堂,有丁多列托(Tintoretto)70餘畫作,堪稱其個人美術館。從一樓進入,有一些大型作品,再爬上二樓,看到許多金碧輝煌的壁畫、裝飾,無論牆壁、地板、頂棚都美得叫人摒息,有很多遊客手捧長方形鏡子(是會堂準備的),走去走來,藉倒映於鏡中影像,欣賞頂棚畫作,蠻有意思。

    按著到雷佐尼科宅第(Rezzonico門票13千里拉),是座展示威尼斯18世紀傢俱、繪畫之美術館,飾有大吊燈、雕刻、濕壁畫之舞會大廳,令人印象深刻。此處亦曾為詩人白朗寧住宅。我們到佩薩羅宮(Pesaro)時值午休,因此無法參觀此一c06含近代與東方藝術之美術館。

    正午時分,我們搭船至威尼斯最主要觀光區聖馬可(San Marco)教堂區。呈長方形之廣場四周,滿佈商店與餐廳,人山人海、水洩不通,可見有1912年重建之97公尺大鐘樓(Campanile)與整修的時鐘塔,轟立一角。搭電梯(10千里拉)至樓頂,風景絕佳,附近大、小廣場、運河、教堂、紅瓦民房,盡在眼底。

    面對廣場之聖馬可教堂,外觀集古典、羅馬、哥德與拜占庭式風格於一體,上有五個巨大香茹形圓頂,入口裝飾各時期鑲嵌畫。此教堂不准穿短褲露肩者入內,規定較其他教堂嚴格。入內可看黃金祭壇屏、聖體傘、各種華麗圓頂。登二樓須購票(3千里拉),可至陽台俯視廣場,並參觀馴馬鍍金青銅塑像真品。

     教堂右方即總督宮(Palazzo Ducale),為歷任總督官邸,是值得推薦、必看之建築與博物館(門票18千里拉)。有粉紅大理石牆壁,以細膩的涼廊、拱廊支撐,呈現出纖細輕巧的哥德式外觀。內部是四層樓建築包圍著中庭,有精巧的樓梯與雕像,樓上為數眾多的房間,展示品目不暇給。有一懸掛運河上方之小走廊,即為有名之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可由總督宮直通另端黑暗的監獄。

    最後一天我們赴麗都島,是威尼斯影展所在地,有很長的海灘,依稀可見維斯康提所導「魂斷威尼斯」(狄鮑嘉主演)之場景。午餐後,同本島參觀地標之一的安康聖母教堂(SM della Salute),此由上百萬枝木樁撐托住的巴洛克教堂,位於大運河河口,是1630年感念黑死病結束所蓋,外觀堂皇,內部卻很樸實,圓頂下是八角形大空間,有六座放射狀禮拜區。

    附近之學院美術館(G. Accademia門票12千里拉),則收藏拜占庭、文藝復興、巴洛克風格之許多美術、風俗晝,堪稱威尼斯畫派的殿堂,也是此市規模最大的美術館,耍了解義大利繪畫,絕對不可錯過。雖然參觀時間不多,但藉此館大略一瞥,我也對威尼斯畫派如貝里尼兄弟、卡拉瓦喬、維洛內些、提香之作品,多少有了粗淺的進一步認識。(待續)


                   台北市  王英明診所  王英明